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一、服装制版原理与方法

服装制版原理:将造型设计的效果图、款式图分解展开成平面的服装衣片结构图的设计,是以绘制服装裁剪结构图的形式反映出来。

方法:

立体法,平面法(比例、原型),立体和平面相结合的方法。

二、服装结构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服装与人体:服装是指人与服饰的总和,是人着装以后处在一定空间、环境的流动形象和活动形态。服装设计即是对于这种形象和形态的设计,通常被人们称为“人体包装艺术”。所以,服装离不开人体,学习服装设计必须十分熟悉、了解与服饰紧密联系的人体知识。服装人体上的基准面,基准面上的基准线与基准点,是我们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打板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服装人体基本结构:按照服装设计的需要而几何抽象化。可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来概括

一竖:就是指人的脊梁骨,是人体垂直方向的纵轴和服装设计的左右对称线。

二横:指肩线和骨盆线,位于躯干的上下两端,是躯干连接四肢的纽带和服装设计中重要的横向线。

三体积:指头部、胸部和骨盆,头部外型呈圆柱体,胸部呈倾斜状的立方体,骨盆呈与胸部相反倾斜的立方体。

四肢:指人的上肢与下肢。人体由头、躯干、四肢组成。

男女体型差异主要表现在躯干部,具体表现如下:

1、 胸部差异

女体为以BP为顶点的圆锥体,用对准BP的省道消除浮。

男体为盆状体,用不对准BP的省(撇胸)或工艺方法消除前浮。

2、肩部差异

女体<3个头宽

男体=3个头宽

男体肩斜≥女体肩斜=22度

3、 胸腰差量

净体(胸围B*-腰围W*) 男体Y体为(22~17cm)

A体为(16~12cm)B体为(11~7cm)C体(6~2cm)

(H*-B*)男体为2~4cm

女体Y体为(24~19cm)A体为(18~14cm)B体为(13~9cm)C体(8~4cm)

4、 前后腰节差

男(前腰节-后腰节)=-1.5cm

女(前腰节-后腰节)=1cm

男女上体差异对男女衣身基础样板的影响

1、男体肩部宽,手臂粗壮,使手臂外肩点距身体较远;女体本身骨骼较纤细,肩部略窄且圆滑,手臂外肩点距身体较近.同时,冲肩又受到撇胸的影响,由于体型及使用省的关系,男装撇胸量相对较大,自然冲肩量也会大些.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3、一般来讲,女性肩胛骨较男凸出.为了适合肩胛骨的凸势,女装原型后肩形成肩胛省,后片可以用肩省、刀背缝、公主线的结构设计;男装原型样板后肩缝余量作缝缩量处理,后片用褶的形式强调背部的宽阔形态.

4、女体颈斜度(19°)大于男体(17°),颈斜度的不同造成了男女衣身样板颈部领深、横开领的差别;而腰部的凹陷使得在相同条件下,女装收腰量大于男装.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v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5、由于男、女体胸部形态差异,对有撇胸的款式,其撇胸度(量)不同.撇胸是为了达到胸部合体设计而从全省中分离出来的部分。为了体现女装胸部特征常常采用收省,而使男装的撇胸量相对大些。

五、男、女下体差异对裤装基础样板的影响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1、女体腰节比男体高;在同样裤长的条件下,女裤的立裆要长于男裤.

2、女裤装前片设置有腹省,以适应前腹部突出形成的曲面;男裤样板多以收褶的方法(可以使用腹省)来达到腹部平覆的外观.而臀腰差量大小差别和靠下的臀峰,使女裤比男裤的后省量更大、更长一些.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3、男性臀厚度大于女性,所以男裤的裆宽大于女裤.

4、裤子的后裆斜线是裤子是否适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体臀沟部位与垂直线形成一个垂直倾斜角a(臀沟角);,一般女性臀沟倾角为12°,男性为10°;人体臀凸垂直倾角b则随臀部肌肉形态、脂肪薄厚而变化,一般女体臀凸垂直倾角要大于男体,一般女性为21°,男性为20° (图11).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反映在裤装上就是后中线的倾斜度;因此女裤样板后裆斜线倾斜度大于男裤后裆线倾斜程度(图12).

服装结构变化的规律

由以上分析看,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对于起伏较大的女性体型,面料自身性能无法适应其体型的高落差变化,即使是针织面料,不经过收省、抽褶等结构变换也是无法完美体现女体曲势造型的。因此肩胸合适,收紧腰部,突出臀围的X型结构是合乎女体体型的设计;而重视面料自身性能,对织物做归、拔处理或是考虑与女装造成效果上反差而注重功能的设计,如对样板进行结构分割,夸张肩部,不强调腰间的曲线,收紧臀部的T型结构,为男性化样板的处理.

三、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作的质量标准

男衬衫质量要求:

(1)车缝线迹顺直、平服,缉线宽窄均匀、一致;

(2)衣领止口不反吐,领尖对合左右长短一致,绱领平服;

(3)门、里襟长短一致、顺直、长短、前后一致;

(4)口袋平服,袋口左右、高低一致;

(5)两袖左右对称,绱袖圆顺,袖头止口不反吐,袖开衩长短一致;

(6)褶裥均匀,省道顺直长短、前后一致。

效果图种类:工艺类、具实类、夸张类、艺术类。

工艺类效果图又称设计图,注重与结构和工艺处理形式的表达,是一种能直观理解款式规格、结构、工艺要求的效果图。

具实类效果图的人体头身比例、服装穿着效果都符合客观实际,其各部位的数量关系处理较好,但若平视图难以表达的结构则需依靠经验加以分析。

夸张类效果图的人体头身比例为1∶9~11,甚至更多,从图上难以直观的理解各部位的数量关系,需先从艺术的角度揣摩其夸张的部分所表达的造型含义,再根据经验去估计各部位的量。

女裙、结构及变化原理

基型裙制图

1、基型裙(筒裙)

2、选择号型

中间体:160/66A(20~30岁) 160/68A 160/70A(35~50岁)每个公司选择的型号不同。

3、测量要点

⑴裙腰围的放松量

一般可控制在2cm以下(0~2cm),不装腰,低腰裙可不加放松量。

⑵裙臀围的放松量

在4~6cm之间为宜,一般为4cm。

4、规格设计:

⑴裙长SKL:0.4号-X=58或0.36号=58

⑵腰围W:W﹡+(1~2)=68 W﹡=66

⑶臀围H:H﹡+(4~6)=94 H﹡=88~90

⑷臀高线:0.1号+(1~2)=18

人体臀高线与人体体型存在一定有关系,它与人体身高关系最密切。

5、结构制图 (单位:cm)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一、裙子的分类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超短裙:0.3号-6左右=42 短裙: 0.3号+6左右=54

及膝裙:0.4号-6左右=58 中长裙:0.4号+6左右=70

长裙: 0.5号=80 及地裙:0.6号左右=96

(二)、腰部分类

1、腰长一般17-20cm;

2、一般臀腰差为25cm以内采用1个省, 25cm以上采用2个省;

3、省长控制在8-12cm,后腰省比前腰省稍长;底边放缝3cm左右;

4、腰头宽为2.5-4cm ,无腰裙在腰线上方0-1cm ,连腰裙的腰头宽3-4cm ,低腰裙在腰线下方3-4cm ,高腰裙在腰线上方7-8cm。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服装制版-工艺原理《含裙版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