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吸睛!一份农民丰收节看点攻略送给您!想去哪个瞧瞧?

小满 大气候农业

锣鼓声声奏华章,硕果累累展笑颜,乡村新貌看这里,稻花香里庆丰年。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来临!祖国的大江南北都将如何庆祝节日,其实就看全国6大分会场的精心安排了。小满这就提前揭露这几个会场的盛况,说不定趁着中秋假期你也赶着去盛会体验~

安徽.滁州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正是从农村发端。安徽省滁州市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将唱响第七届农民歌会,庆祝五谷丰登,礼赞辛勤劳作。

保证吸睛!一份农民丰收节看点攻略送给您!想去哪个瞧瞧?

中国农民歌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安徽省保留举办的重大节庆活动项目之一。歌会以“希望的田野”为永久主题,成为发源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国家级公共文化品牌。

广东.梅州

梅州是我国热区农业和岭南农业的大本营,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生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客都”,勤劳好农的客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梅州围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尤其是在农产品深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联网+农业方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

保证吸睛!一份农民丰收节看点攻略送给您!想去哪个瞧瞧?

广东主会场将设在梅州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中心广场,分会场将分别设在梅县区雁洋镇雁南飞茶园、大埔县双髻山蜜柚公园和大埔县百侯镇,梅州市精心安排了乡村旅游、农产品采购、民俗演出、技能比赛、美食品鉴、特色农产品展示、电商促销等各具特色的活动。

黑龙江.绥化

绥化,被誉为“黑土明珠”和“北国大粮仓”。近年来,绥化市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广博富集的资源优势,通过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突出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战略升级,多了“寒地黑土之都、绿色食品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美称。

保证吸睛!一份农民丰收节看点攻略送给您!想去哪个瞧瞧?

据悉,绥化市将开展首届北林区“盛昌农民丰收节”,突出“科技助农,增产增收”主题,在各县、市中开展“展科技,晒丰收,话丰年”系列活动,充分展示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在农民丰收增效中的重要作用。

陕西.杨凌

作为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也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我国农业发祥地之一;2017杨凌还被评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在此设立分会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保证吸睛!一份农民丰收节看点攻略送给您!想去哪个瞧瞧?

为突出陕西地域文化特色、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和农业科技特色,杨凌示范区中心会场将上演千人锣鼓、华阴老腔、方言RAP、喜庆高跷等表演。

杨凌分会场还将进行农民丰收购物节、西部美食节、乡村文化节、丰收花车展示巡游的“三节一巡游”等精彩活动,让全民参与分享丰收喜悦。

四川.成都.都江堰

作为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所在地,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同时都江堰市猕猴桃促进产业振兴的模式和都市田园综合体的开拓实践,也是全国学习的典范。

保证吸睛!一份农民丰收节看点攻略送给您!想去哪个瞧瞧?

此次农民丰收节活动,将在都江堰精华灌区腹地——七里诗乡等社区举行,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民俗节目巡演,还打造了一条“丰收大道”,展示川西林盘生态宜居环境和展销特色农副产品,进一步突显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沃野千里的历史内涵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浙江.安吉.余村

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指示,安吉探索出了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绿色发展道路,多年来坚持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全国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素有“中国白茶之乡”之称。

安吉以白茶为主打特色农产品产业,成功实现脱贫致富,振兴了乡村经济。

保证吸睛!一份农民丰收节看点攻略送给您!想去哪个瞧瞧?

据悉,9月23日当天,分会场余村将开展民俗歌舞表演、农业农村发展成果展览、乡村马拉松等活动。

✦✦✦

由此可见,首届农民丰收节全国分会场的确立,是综合考虑了传承农耕文明和体现新时代要求、地域文化传统、农业行业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

全国各地的农民丰收节活动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的同时,也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了丰收的快乐、劳动的幸福,增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心和信心。对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证吸睛!一份农民丰收节看点攻略送给您!想去哪个瞧瞧?



大气候农业作为一家志在“让农民信赖科技,让科技服务三农”的农业大数据公司,这几年来也在不断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自主研发农眼智能监测系统、虫感知和农眼全景等设备,助力农民实现精准种植、品牌化溢价、产销对接,助力政府精准扶贫、建设新农村等。在已覆盖全国超过150万亩土地的基础上,大气候农业继续怀揣初心,助力更多的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