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码头”汇聚荆楚名团,我省十大地方戏曲院团今起“闹”江城

楚天都市报9月26日讯(记者张聪 通讯员滑凌云)作为中华戏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流变地和聚集地,湖北曾培育出余三胜、谭鑫培、曹禺、陈伯华等戏剧大师,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武汉更是与京津沪齐名的戏曲“大码头”。

为了再现“戏码头”荣光,今年,包括第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在内的一系列戏曲展演相继在武汉剧院进行,而从今晚起,“戏码头”再添好戏。今晚,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局主办,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戏码头·荆楚名团聚江城”系列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楚天都市报记者今日了解到,此次“戏码头·荆楚名团聚江城”系列演出邀请了仙桃市花鼓戏剧团、英山县黄梅戏剧团、武穴文曲戏研究院、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孝昌县楚剧团、黄梅县黄梅戏剧院、荆门市艺术剧院、枝江市歌舞剧团、枣阳市曲剧团、福星楚剧团等10个地方戏曲院团,通过三个月的时间进行集中展演,全面展示湖北省戏曲创作和演出的创新发展成就。

今晚,仙桃市花鼓戏剧团带来的荆州花鼓戏《刘胡兰》作为“戏码头·荆楚名团聚江城”系列演出的开幕演出登场。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沔阳花鼓戏深受观众喜爱,更在2010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很少在江城舞台上露脸。

此次仙桃市花鼓戏剧团首次亮相武汉剧院,引发了不少戏迷追捧。有戏迷赞刘胡兰是“真正的闪光少女”,更有戏迷表示想带孩子去看,“他们的童年没有天真烂漫的追逐嬉戏,只有山河破碎、血雨腥风。如今我们带着孩子去看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祭奠逝去的英灵,更是为了传承勇于抗争的精神。”

而在《刘胡兰》之后,英山黄梅戏《春江月》,武穴文曲戏《嬉娃》,阳新采茶戏《龙港秋夜》等作品将次第上演。

附:

荆楚名团聚江城演出排期

9月10日-11日 19:30 汉剧《优孟衣冠》 荆州市艺术剧院

9月26日-27日 19:30 荆州花鼓戏《刘胡兰》 仙桃市花鼓戏剧团

10月3日 14:00/19:30 英山黄梅戏《春江月》 英山县黄梅戏剧团

10月12日 14:00/19:30 文曲戏《嬉蛙》 武穴文曲戏研究院

10月14日-15日 19:30 阳新采茶戏《龙港秋夜》 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

10月17日 14:00/19:30 楚剧《孝廉孟宗》 孝昌县楚剧团

11月20日-21日 19:30 黄梅戏《天上掉下爹》 黄梅县黄梅戏剧院

11月23日 14:00/19:30 荆州花鼓戏《乡月照人还》 荆门市艺术剧院

11月27日 14:00/19:30 黄梅戏《花样年华》 枝江市歌舞剧团

11月29日-30日 19:30 曲剧《九连墩》 枣阳市曲剧团

12月4日-5日 19:30 楚剧《撑家的女人》 福星楚剧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