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真的能产生美吗?你别说,还真没准儿!

“距离”真的能产生美吗?你别说,还真没准儿!

常常到各种旅游区去,比如到新疆的喀纳斯湖,一次微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抹彩虹,来自城市的人们都感到非常兴奋,而景区里面的人们却并不为之感动。

转念一想,在大都市里面,竟然许多年没有看到彩虹了,反过来,对于乡村的人们来说,都市的霓虹灯可能更具有吸引力。

“距离”真的能产生美吗?你别说,还真没准儿!

为何景区的常驻民对周遭的景致无动于衷?

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是因为没有拉开“审美距离”。

或者说,这身边的景色,对于他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而,相应的审美感觉也就钝化了。

这就需要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陌生化”,使得人们可以以一种新鲜的眼光来看待习以为常的东西。

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如果你以“画家式”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就像许多电影镜头里面的生活景深一样,那么,所见的就非常不同,甚至见所未见。

“距离”真的能产生美吗?你别说,还真没准儿!

任何一位初到国外的人,都会感到“文化震撼”(cultural shock)的效果,似乎一切都是新鲜的,这是因为,它与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生活拉开了距离,你被投入到全新的境域当中。

但是,完全的“陌生化”也是不足取的,因为全面的陌生,反倒容易产生不安全之类的感受,使你无法对之有所把握。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最熟悉的陌生人》。

处于“审美距离”当中的审美对象,既不是完全陌生的,也不是完全熟悉的,而是熟悉当中有点陌生,陌生里面又有点熟悉。

如果我们将“审美距离”当中的两端拆开,那么可以说,这种距离对于人与审美对象都是有价值的。

如果审美对象过远,那么,对象就会被看不清 ;如果太近,就会由于过于真实而被对象所介入。

如果人们离对象过远,那么,就会看不清对象 ;如果太近,就会因为看得过清而失去了距离。

远在古希腊时代的人们,就曾说过,过大的事物或者过小的事物,都无法被审美地把握,这也说的是“审美距离”的调焦的问题。

“距离”真的能产生美吗?你别说,还真没准儿!

这种“审美距离”,用中国传统的话来说,就是“不即不离”。

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有云——“隔帘花叶有辉光”。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画与叶的“辉光” 呢?当然就是由“帘”“隔”出来的, 似花还似非花、似叶还似非叶的审 美境界了。

置疑到最后,许多美学家认为并不存在“审美”与“非审美”状态的隔绝, 所谓产生了“距离感”的心理,不过是注意力集中的一种特殊状态罢了。

那么,“距离”与“没距离”,孰对孰错?

还是得由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