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石堂艺谈(一)

从中国哲学来看,气乃宇宙之本,万物之原。

气的哲学化,大约是在西周末年开始的,气作为一个深邃的美学范畴,渗透于书法创作,书法品鉴以及书画家人格修养的培植等等各个方面,气即涉及生理层面又涉及到精神层面,即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又具有形而下的表现方式,故书以气为本,写字就是写气。

兰石堂艺谈(一)

沙孟海先生的书法特别注重气在书法中的体现于表达,以生命契合宇宙,通过潜移默化,参悟心证,去合乎天地的节奏,捕捉自然的精神,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思想领域中的重要体现。

兰石堂艺谈(一)

书法之气主要分为正邪二气,何为正气,清气,秀气,豪气,刚正之气,浩然正气,金石气,书卷气,静气,逸气等等,何为邪气,馆阁气,寒酸气,脂粉气,妖气,魔气,浊气,猥琐气,晦气等等。

兰石堂艺谈(一)

“百病生于气”-《黄帝内经》,宇宙社会与人亦然(天地人),当正气下行邪气上升时,朝野上下一片戾气 ,国之将亡矣,当邪气下行正气上升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一派朝气也,宇宙也好,社会也好,艺术也罢,世间万物其实都是阴阳二气气化的结果,气正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心正,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指的就是阴阳二气,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即生,形势出矣,偏陂则病。

兰石堂艺谈(一)

中国哲学的范畴主要包含了“天,道,理 ,心,气 ,性” 等等 。

中国哲学经历了夏商周的礼乐文化、春秋战国之诸子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现代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历程。

兰石堂艺谈(一)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反映在艺术风格上,崇尚浑厚质朴、冲和,反映在笔墨技巧上,要求笔笔中锋、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等。中庸在书画中的运用,就是要求在书画创作中把各种对立因素和谐统一起来,比如有藏必有露,有奇必有正,有枯必有润,有收必有放等等,强调心正则笔正。

在儒教思想影响下,中庸之道曾经长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灵魂,平和中正是重要审美情趣。这种审美观念,要求中国书画不仅有外在美,还必须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冲和之美。

兰石堂艺谈(一)

宋石海6月25日于兰石堂繁蝉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