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里的「龐然大物」

關於二戰的武器發展,我們寫過很多的評述,作為工業革命和技術發展飛躍期的一場戰爭,它幾乎奠定了現在軍工業的許多基礎。

然而關於一戰,尤其是在武器發展上,我們似乎能夠羅列的亮點有限,畢竟在這個冷兵器與熱兵器交替,工業技術優勢逐步顯現的戰場裡,各國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都缺乏足夠的準備。不過儘管如此,一戰裡還是有些新式武器,一度令人驚歎。

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一個字——“大”。

一、空中最大——齊柏林飛艇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1900年,德國的齊伯林伯爵製造了第一艘硬式飛艇。這種飛艇使用結構完整的龍骨保持氣囊的外形,採用活塞式發動機作動力,因而飛行性能好,裝載量大。面世之後就被當做運輸業的一款神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1914年一戰爆發後,德國也迅速看到了齊柏林在軍事上的巨大潛力,在飛機技術還不成熟的年代,齊柏林飛艇飛得高、穩、航程遠,還可以攜帶重磅炸彈,一時風頭無量。自1915年1 月19日至1918年8 月5 日,德國出動飛艇208艘次對英國實施空襲,投彈約300噸,造成約1300人死亡,3000人負傷。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不過,隨著1916年夏天,英國軍方研製多年的三種機槍子彈正式列裝使用,其中的兩種屬於高爆彈。另外一種則是填充白磷的燃燒彈。這些子彈如果單獨一種拿來向齊柏林射擊,效果有限得很。但是把它們混合起來之後,則變成了一種致命的武器。

原因很簡單,齊柏林裡面裝的是滿滿的氫氣,而且大氣囊裡面沒有惰性氣體做隔斷(惰性氣體在當時太貴),所以一旦被燃燒彈擊中,整個飛艇立刻變成一個大煙花。協約國軍隊發現這一點,齊柏林風頭不再,在戰場的作用基本被飛機取代。

二、地面最大——裝甲列車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這一件武器可以說是壽命最長的軍事裝備之一了,更是毛子的最愛,直到冷戰時期蘇聯還有不少的裝甲列車服役。

在一戰時期各主要參戰國多多少少都有使用,武器沒有固定搭配,中小口徑的加農炮/榴彈炮,高射炮,機關炮和輕重機槍都可以放上邊,根據作戰需要自行DIY。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而且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其依舊被不斷的使用,尤其是在歐洲這些鐵路發達的地區。一來它自身火力強大,可以保證所運軍需和人員的安全,常常被用來護送物資,二來它還可以拖上一個大口徑的列車炮,在攻擊堅固工事時非常有用。

三、海上最大——無畏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1906年,英國海軍無畏號戰列艦的下水,開啟了一個新的關於海軍標準的時代。

其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全重型火炮(All-Big-Gun)”概念以及高功率的蒸汽輪機。這一種技術上具有革命性的戰艦,成為現代戰列艦的始祖,確立了其後達35年世界海軍強國戰列艦火炮與動力的基本模式,戰列艦的火炮射程以及航行速度不斷的大幅度的提高。此類戰列艦被統一概括為“無畏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包括一戰時期德國的拿騷級戰列艦、美國的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也是無畏艦的典型代表,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更是無畏艦之間的一次大決戰。

應該說,無畏艦對於海軍的影響,一直到二戰後期航母作戰模式的出現,才被慢慢轉變與顛覆。

四、未曾面世的最大——法國夏爾2C重型坦克

這是一款錯過了一戰尾巴的重型坦克,但是如果它真的服役了,不知道會不會像後世的鼠式一樣,被人當做笑談。

這輛坦克有多大?我們先看這幅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在一戰後期,它的出現很簡單,法國很需要一款重型坦克來應對當時戰場上主要的作戰模式——陣地戰和溝塹戰。

它的定位在於能夠克服一戰時典型的戰場上遇到的障礙,碾碎鐵絲網,能夠越過4.5米寬的塹壕,為進攻步兵開路,用炮火壓制敵軍中心地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因此,才有了這個長長的車身,和諸多武器大雜燴一般的搭載。這使得它擁有了12名成員,12米的長度,和70噸的體重。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的“龐然大物”

只不過,隨著一戰的結束,以及其與坦克發展的思路背道而馳的概念,使得它在20年代匆匆裝備幾輛後,便從歷史的痕跡中消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