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倆寶,你最不應該跟大寶說的五句話

家有倆寶,孩子之間難免發生小小的衝突,有時候父母會不經意間習慣用父輩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包括脫口而出對孩子說的話,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傷害。下面這五句話,是很多家長對大寶說過但卻有害而無益的。

家有倆寶,你最不應該跟大寶說的五句話

第一句:“你怎麼就不知道讓著弟弟/妹妹呢?”

“大的要讓著小的”,這一傳統觀念在父輩那裡很盛行。衝突時,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批評大寶,不僅不能減少兩個孩子之間的衝突,反而可能增加更多潛在衝突。

當大寶感到父母總是偏袒小寶時,就會增加對小寶的敵意;小寶則覺得父母可以充當他的保護傘,就可能學會用“告狀”等方法來“要挾”大寶,而沒有機會學習用恰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其實,當孩子發生衝突時,正是他們學習人際相處的好機會,通常情況下,大人越少干預越好,把解決衝突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他們不僅能學會解決矛盾,更能學會分享和合作。

第二句:“你為什麼不願意跟弟弟/妹妹分享?你怎麼這麼自私自利呢?”

從最初幾年獨享父母的愛,到有了弟弟妹妹後,與另外一個人共享父母的愛,大寶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落差。

不願意與二寶分享自己的東西,一方面是大寶想維護自己獨享的權利,另一方面也是嫉妒二寶的表現。

當大寶不願意分享時,父母切記強迫孩子分享,甚至給孩子貼上“自私自利”的標籤。父母要尊重大寶對自己物品的所有權,並且鼓勵二寶與大寶一起玩耍,在打打鬧鬧中倆寶的感情日益加深,大寶就會越來越願意主動分享。

家有倆寶,你最不應該跟大寶說的五句話

第三句:“你已經這麼大了,怎麼還表現得像個小寶寶?”

有了二寶後,有時候大寶會重新出現一些“小寶寶”的行為,比如奶聲奶氣地說話、撒嬌,有的甚至開始尿床等。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種種“退行”行為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大寶希望父母關注自己的信號。

父母可以給大寶留出單獨的特別時光,並且要讓大寶感受到自己長大的好處,讓他為自己是個大孩子而自豪,這樣大寶偶爾出現的一些“小寶寶”行為就會逐漸消失。

第四句:“你不應該討厭弟弟/妹妹!”

在二寶出生前,儘管我們給大寶做了許多思想建設工作,但是當二寶真的降臨後,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聽到大寶真實的心聲:“我討厭弟弟/妹妹!”

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你不應該討厭弟弟/妹妹,你應該喜歡他/她才對。”當我們這樣告訴孩子時,就等於在否定孩子的感受。父母需要理解大寶對二寶的複雜情緒,愛,喜歡,嫉妒,甚至恨,都是大寶正常的反應。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了接納,他就會感受到父母對他一如既往的愛和關懷,這樣不僅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結加強了,也更有可能讓大寶從嫉妒不安中解脫出來,與小寶建立更友好的關係。

家有倆寶,你最不應該跟大寶說的五句話

第五句:“你怎麼還不如弟弟/妹妹懂事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倆寶之間一般來說是不同的,比如一個外向,一個內向。

父母切記在兩個孩子之間比較。因為當父母在孩子之間進行比較時,孩子更可能產生抵抗心理,也更容易讓孩子之間產生敵意。而當我們直接與孩子溝通時,孩子就更可能接受我們的提議,與我們合作。

最後一點要記住的是,如果我們和每個孩子都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手足之間相親相愛就不會是夢。

文/冬平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