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

19世纪的音乐教育中,巴赫从来都是重要的一环(不论作曲还是演奏)。肖邦也是巴赫的推崇者之一,据说演奏会前练琴只弹巴赫而不弹自己的作品。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 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 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肖邦伦巴赫

Bach

Father of music

肖邦作品中无所不在的复调穿插与线条出没,恰是巴赫对位精神的肖邦变种!肖邦对巴赫的崇拜,可以从他身边朋友回忆的只鳞片羽中看出。

· 伦茨回忆录

我问大师:“公演之前,您还要不要练琴呢?”肖邦回答:“我所做的准备就是整整两个礼拜闭门不出,只弹巴赫的作品,从来不练自己的曲子。”


肖邦: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

· 缪勒夫人日记

1839年11月至12月,巴黎。

一天上午,肖邦一口气弹了14首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我对大师这种非凡的记忆力赞叹不已,他却说:“巴赫的作品怎么能忘呢!”


肖邦: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

· 杜布阿夫人回忆录

肖邦常说: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也是取得进步的最好方法,研究巴赫是职业音乐家发展事业并取得成功的捷径。


肖邦: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

· 马蒂亚斯回忆录

肖邦的每个学生(无论程度如何)都必须练习克莱门蒂的《名手之道》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大师说过:“要想有长进,这是最好的方法。”


肖邦: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

· 德拉克洛瓦日记

1849年2月2日,巴黎。

肖邦认为: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种见解使我感到惊奇。

1849年4月7日,巴黎。

我陪著肖邦散步,他很兴奋地和我谈论音乐。我向他请教:什么是音乐的逻辑?他就泛泛地给我讲了什么是和声与对位,他说只有赋格才是音乐中纯粹的逻辑,还给我讲了为什么研究赋格是理解音乐的全部意义及其旋律展开的基础。


肖邦: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