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CAI 理事會主席楊強:IJCAI 19 要與社會議題做「強關聯」,讓 AI 學術會議走近大衆

IJCAI 理事会主席杨强:IJCAI 19 要与社会议题做「强关联」,让 AI 学术会议走近大众

【 圖片來源:IJCAI 19官網 所有者:IJCAI 19 】

從 1969 年首度召開到今天,IJCAI(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儼然已經成為人工智能領域最為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

IJCAI 曾經造訪中國,在 2013 年於中國北京舉行,當時共有 413 篇論文從 1473 篇投稿被主會收錄。彼時還沒有這麼多學生群體選擇投身 AI 大潮,深度學習也才剛剛嶄露頭角,尚未被奉為圭臬。而原本是奇數年召開的 IJCAI 從 2015 年開始變成每年召開,也從側面凸顯了組委會對人工智能的重視,這一領域的發展速度可見一斑。

而在過去的四年間,IJCAI 根據傳統在各大洲逐年舉辦:從南美洲(IJCAI-15,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北美洲(IJCAI-16,美國紐約)、澳洲(IJCAI-17,澳大利亞墨爾本)到今年的歐洲(IJCAI-ECAI 18,瑞典斯德哥爾摩)。據官方數據瞭解,IJCAI-ECAI 18 共接收投稿 3470 篇,最終錄取 710 篇。這一驚人的數字也讓 IJCAI 成為了一個人工智能學者的交流盛會。

而當 IJCAI 環繞世界一圈,將於明年最終再次回到亞洲(中國澳門)時,人工智能在這四年間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 IJCAI 成長曆程的見證者,IJCAI 現任理事會主席楊強教授認為,即將在「國門口」舉辦的 IJCAI 19 將成為這個傳統學術會議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首先從時間來看,首屆 IJCAI 於 1969 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這一組織到明年即將迎來它的 50 歲生日。這不論是對於 IJCAI 理事會,或是人工智能的研究者而言,都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半個世紀的積累和發展,將在中國澳門有一個落腳和回顧,IJCAI 19 所承載的使命非同一般。

其次從地域來看,華人群體近年的發展壯大有目共睹。根據 IJCAI-ECAI 18 的官方統計,超過 400 篇接收論文是華人一作,佔比超過 60%;有多位中國學者獲得了傑出論文獎;而組委會中,有 8 名 area chair 來自中國。「中國學生已經大量涉足人工智能領域,在今年投稿量和接收量上,華人群體的參與程度都是最高的。」這在楊強教授眼中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但楊強教授在為華人研究力量的壯大感到欣慰之餘,也在 IJCAI-ECAI 18,甚至是近幾年的國際學術頂會上發現了一些客觀存在的「失衡」問題。對所謂的熱點研究過於「熱情」追逐,而忽視冷門但同樣重要的領域,在中國學生群體當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楊強教授表示,在未來希望國內研究氛圍能在研究領域有所平衡,讓一些如邏輯、推理等冷門內容也得到綜合發展。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人工智能學術會議,IJCAI 得到了中國計算機學會的推薦和認可,是國際學術會議的人工智能 A 類會議,目前也保有非常驚人的投稿量和參會數。IJCAI 同時也憑藉其專業度和權威性享有多年的美譽,會上頒發的頂級學術獎項也是國際上在人工智能領域最受矚目、最受廣泛認可的獎項之一,對於歷史上的獲獎者而言,他們對學界和業界的影響力也非同小可。

而時至今日,眾多 AI 學術會議百花齊放,如何在其中展現 IJCAI 的特色?具有悠久歷史的 IJCAI 希望能走「與社會緊密結合」的道路,不斷強化它與社會議題的關聯,為這個傳統的學術會議嘗試注入更多的全新血液,煥發新的生機。

IJCAI 19 常規的學術會議議程並不會做大的調整和改動,但在其它議程的擬定上將會有更多的創新和改進。

「既然 IJCAI 的含義便是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個人工智能的國際聯合大會,那麼學術肯定是佔聯合會的絕大部分比例。但在學術之外,我們也一直在強調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有很多的 workshop 和 panel 已經開始在討論和技術不直接相關,但是不可忽視的一些問題。比如數據保護、用戶隱私等道德問題;或者是如何讓 AI 變得更加普世的問題。」楊強教授的願景是,倘若未來有更多 AI 社會事件發生,組織者們會第一時間想到在 IJCAI 上做相應的討論。

而在 IJCAI 19 的新議程上,組委會們也做了全新的嘗試。以 IJCAI 19 組委會正在籌辦的「CEO 論壇」為例,便是一個聯結學術與產業界、並且嘗試探討上述問題的議程。據楊強教授對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的介紹,這一議程計劃在國內外知名的、能代表人工智能實踐成功案例的獨角獸公司中進行邀請,讓 CEO 們進行主題演講或圓桌交流。

「CEO 的視角比起學者們來說要更寬一些,因為他具備更多的商業思維和社交資源。一個 CEO 對於人工智能的見解,很可能關乎公司的成敗。」

此外,IJCAI 19 組委會和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也在規劃相應的議程,希望可以邀請大陸知名的專家學者來分享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而鑑於近兩年國內高校的人工智能學院如雨後春筍般湧現,IJCAI 也可能會增設「人工智能學院院長論壇」這樣的議程,讓各個 AI 學院的院長分享學院建設的心得體會。

而為了讓 IJCAI「走向社會」,組委會也正在籌劃於港澳地區組織機器人比賽教育、AI 教育等相應的 workshop,讓社會更多地參與到 IJCAI 當中,並瞭解人工智能其實離普羅大眾並不遙遠。

除了上述議程,還有更多偏大眾體驗的議程將在 IJCAI 19 亮相。譬如機器人引導員、機器人咖啡機,或者更多的能用機器取代人工的設備,家長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到現場互動。「作為一個國際人工智能學術會議,我們實際上也要在一些細節上展現人工智能的力量,比如註冊簽到處,目前還會招募大量志願者提供協助支持,但我們希望未來能用機器來取代這些繁瑣的工作。」

如果說目前這些豐富而美好的規劃有什麼落地難點的話,當務之急是人力和資金問題。組委會也正在考慮將香港和深圳納入 IJCAI 19 的籌備體系中,聯合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一起來實現這些想法;甚至,這一範圍也可以延伸到全球領域。畢竟,IJCAI 是一個全世界 AI 學者及企業都可深度參與的年度盛會,集結全球之智慧合力辦好這一學術會議,也是 IJCAI「聯合」精神的核心所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也期待,明年的 IJCAI 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更多議程信息,歡迎訪問 IJCAI 官網瞭解:http://ijcai19.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