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寬鬆貨幣政策終近尾聲

□金旼旼

美聯儲在本週舉行的貨幣政策例會上,不出意外地再次加息25個基點;但在貨幣政策聲明中,刪除了“貨幣政策立場仍然寬鬆”的措辭。今年距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已整十年,為應對危機而創設的寬鬆貨幣政策終於走到了尾聲。

在9月26日的貨幣政策例會後,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2%-2.25%,這是今年的第3次加息,也是2015年12月啟動本輪加息週期以來的第8次加息。

美聯儲穩步加息,其底氣在於美國經濟強勁、就業充分、通脹溫和。在本週政策例會後,美聯儲將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至3.1%和2.5%,高於6月時預測的2.8%和2.4%。

更為重要的是,在本次政策例會後發佈的聲明中,美聯儲刪去了“貨幣政策立場仍然寬鬆”的措辭。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利率預期發生改變,但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刪去寬鬆措辭或許意味著美聯儲加息週期已接近尾聲。

按照美聯儲預計,今年12月還將加息1次,2019年將加息3次,2020年將加息1次。根據美聯儲發佈的利率中值預測,到2020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升至3.4%,此後美聯儲將不再加息。

加息週期接近尾聲,是因為目前美國的利率水平已開始越來越趨近於美聯儲預計的中性利率水平。所謂中性利率水平是指既不刺激經濟、也不抑制經濟的利率水平。目前,美聯儲官員預計的中性利率水平在2.5%-3.5%之間。

對於美聯儲的加息決定,美國總統特朗普“很不高興”。“我寧願償還債務或者做其他事情,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他在紐約舉行的記者會上說,“然而不幸的是,他們又把利率提高了一點,我對此感到不高興。”

這並非是特朗普第一次表達不滿。此前彭博社曾報道,特朗普在一次募捐活動上抱怨說,他原本以為鮑威爾會是個支持低利率的美聯儲主席,卻沒想到他的提名人竟然提高利率。

雖然鮑威爾面對一個常常打破常規、試圖干涉美聯儲獨立性的總統,雖然他是美聯儲四十年來唯一一個沒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主席,但得益於兩位前主席伯南克和耶倫打下的制度基礎,以及美聯儲200多名經濟學博士的專業加持,他只需“蕭規曹隨”便可。

雖然總統不開心,但美聯儲加息之後的市場反應卻非常平靜,這主要是因為美聯儲透明的決策流程,令加息預期已經基本被提前消化。按理論,美聯儲加息,股市將承壓,美元將走強。但近期美股依然強勁,而美元自8月中旬以來走勢卻持續疲軟。

匯豐銀行的外匯分析師認為,市場已經提前消化今年9月和12月的加息,甚至明年的加息預期也已被部分消化。加息預期越明確,加息影響的消化期就越長,因而對市場的短期衝擊也就越小。

針對大家關心的美國加息導致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匯率波動的擔憂,鮑威爾在本週例會後說,美元走強和全球利率水平上升,確實會給少數擁有大量美元債務和宏觀經濟脆弱的經濟體帶來挑戰,但大多數新興經濟體並不面臨這樣的問題。

事實也確實如此,美國本輪加息已接近尾聲,多數新興經濟體在長達數年的美國加息週期中表現得相當穩健。雖然近期阿根廷和土耳其匯率貶值引起外界關注,但這兩個國家都存在嚴重的內部結構性問題,不應單純歸咎於美聯儲。

能看得到的風險就不是風險。美聯儲加息這個人人可以預見的“風險”,已被事實證明並非真正的風險。2008年危機十年已過,美聯儲平穩退出寬鬆政策,全球金融市場總體穩健,這不得不歸功於主導應對金融危機的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

伯南克不僅開創性地運用量化寬鬆政策應對危機,更為重要的是他系統性地改革了美聯儲的決策流程,令其規範化和透明化,增加了美聯儲和市場的溝通,降低了美聯儲主席個人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力。

伯南克的前任格林斯潘曾有名言:“如果你以為你聽懂了我在說什麼,那你一定沒聽懂我在說什麼。”格林斯潘總是試圖營造貨幣政策的神秘性,他認為貨幣政策的威力即在於不可預期性。

而伯南克所做的恰恰相反,他將美聯儲決策的變量和方程全部公之於眾,不僅穩定了市場預期,更令政治干擾變得不可能。也正因如此,雖然特朗普“不高興”,但美聯儲該加息還是會加息。

在近期多個場合,伯南克都在反思金融危機十年來的教訓。雖然過去十年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以及逐步退出寬鬆政策的做法基本獲得市場認可,但他擔心如今的美國是否有能力應對下一場危機。

9月在紐約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當年聯手應對危機的伯南克和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和蓋特納表達了共同的擔憂:美國債務上升、政治分歧加劇、國際合作意願降低,這些都將弱化美國應對下一場危機的能力。

三人在《紐約時報》發表的聯合署名文章中說:“我們需要確保後代的金融消防員擁有必要的應急能力,以防止下一場著火成為火災。隨著危機的記憶逐漸消失,我們也必須抵制消除安全措施的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