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效应”中招的,多是你们羡慕的“牛娃”?

先前,一篇题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爱因斯坦转世》的文章,在朋友圈火了。其中讲述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幼升小考试,场面壮烈堪比高考,只是主人公变成了一群7-8岁的“牛娃”及背后的“牛爸”、“牛妈”。

首先,请大家拜读下,出自复旦博士和清华硕士家长之手的,幼儿园孩子的简历:

“3年级效应”中招的,多是你们羡慕的“牛娃”?

别怪小编知识浅薄,此娃确实毕生难得一见。也是,别人家的娃从没让我失望过。我觉得吧,估计老师都没这娃懂得多。但这些亮眼的成绩的背后,其实充斥着家长的焦虑,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3年级效应”中招的,多是你们羡慕的“牛娃”?

家长的超前教育,虽然能暂时让孩子看起来,比别的孩子聪明许多。但科学研究发现,这种优势并不会一直保持下去,大概上了四年级,这些人人羡慕的“牛娃”,就会止步不前或退步明显,而之前落后的孩子就会赶上来。这就是有名的“三年级效应”。

“3年级效应”中招的,多是你们羡慕的“牛娃”?

那“三年级效应”到底怎么回事?我先前一直以为,三年级学习难度增加,才导致孩子成绩下滑严重。虽然确实跟这个有关系,但更多的应该跟参加课外补习班相关。因为,“3年级效应”中招的,多是那些曾经的“牛娃”。

“3年级效应”中招的,多是你们羡慕的“牛娃”?

“牛娃”们早期表现出来的高智商,仅仅只是他们比其他孩子多学习了很多知识,多报了几门课外补习班。导致老师课上教的内容多是他学过的,课堂对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这样不仅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容易养成孩子厌学的情绪。

“3年级效应”中招的,多是你们羡慕的“牛娃”?

但因成绩优异,家长很容易被这表面现象所迷惑,不仅没有忧患意识,反而沾沾自喜。为了孩子的未来,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

据说,通过一张表,就能判断自己的孩子是“普娃”、“牛娃”还是“超级牛娃”。还不快来试试。

“3年级效应”中招的,多是你们羡慕的“牛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