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帶動房價上漲,下一波我們買在哪?

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我們並不瞭解外地市場,那麼,如何判斷一個城市的房產是否值得投資?不少有經驗的投資者會根據這幾個要素進行投資:跟隨重大規劃利好、跟隨大型房企佈局及跟隨土拍熱點。

高鐵帶動房價上漲,下一波我們買在哪?

這其中最重要的投資要素即跟隨重大規劃利好,因為大型房企也正是根據政府重大規劃利好來進行佈局,從而開始爭搶土地,引起土拍熱點。而這重大規劃利好,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時下最重大的規劃莫過於高鐵建設。

我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開通於2008年8月,此後,高鐵建設規模逐年擴大,覆蓋城市越來越多。迄今為止,我國287個地級市中有142個城市開通了高鐵、876組城市之間實現1小時內跨城,預計2020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將達到3.8萬公里。

高鐵帶動房價上漲,下一波我們買在哪?

隨著高鐵密度的提升,高鐵逐步成為人們跨城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高鐵拉近城市空間距離的同時,也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機遇和活力,推動城市經濟的繁榮:日本有新幹線、韓國有KTX、法國有TGV、德國有ICE、西班牙有AVE、英國有“歐洲之星”……當這些高速鐵路開通後,往往會催生出一個個“高鐵經濟圈”,形成了一條條經濟發展帶。

而在推動經濟繁榮的同時,高鐵更拉動了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中部崛起的標誌城市武漢,華中經濟圈的長沙,還有扛鼎中原經濟的鄭州,就成了高鐵經濟暴發戶的典型案例,鄭州樓價上漲40個月,長沙樓價上漲25個月,武漢樓價上漲22個月,這些無不顯示著“高鐵經濟”的巨大威力。

高鐵帶動房價上漲,下一波我們買在哪?

將2013至今6年房價漲幅超過30%的城市(除去一線城市)對應在高鐵線路圖上,發現這些漲瘋的城市表現為兩類情況:

第一類,位於鐵路主要通道(大站)的二三線城市,如二線城市合肥、南京、武漢、鄭州、西安、長沙等;三線城市蕪湖、西寧等。

第二類,位於核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如環滬的崑山、無錫,廣深周邊的惠州、東莞等。

從長三角城市圈情況來看,長三角中心城市上海位於江浙之間,其“高鐵效應”路徑有南線(滬浙一線)、北線(滬江一線)兩條。從滬浙一線來看,嘉興與上海之間交通便捷,房價相較其他城市上漲迅猛,而其餘像紹興、台州等交通距離稍遠城市(超過1小時)房價漲幅出現負值;從滬江一線來看,情況與滬浙一線相似,漲幅靠前的為蘇州、無錫等,稍遠的揚州、泰州房價漲幅就表現相對遜色。

這裡我們同樣也可以看出,與中心城市的距離也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即“高鐵一小時”經濟圈,是推動城市房價上揚的有力籌碼。按每小時300公里高鐵時速進行距離測算,以上海為始發的1小時通行圈(經緯度之間直線距離計算)可與20多個城市實現跨城。

高鐵帶動房價上漲,下一波我們買在哪?

由於環滬一小時經濟圈中的部分城市(如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常州、寧波等),持續的限購政策及高不可攀的房價,對於不少投資者而言,要麼現在迫於限購政策難以上車,要麼房價已經處於高位,投資意義不大。

若一、二線城市限購政策長期存在,小編認為周邊“一小時”通行圈範圍的三、四線城市有望持續受益核心城市溢出效應,如嘉興、鎮江、馬鞍山、湖州、金華、蕪湖等。

高鐵帶動房價上漲,下一波我們買在哪?

此外,位於潛在“一小時”通行圈內但目前還未開通高鐵且未來有規劃開通高鐵的三、四線城市樓市也具備較大潛力,如嘉興、根據規劃,泰州、鹽城、南通、揚州、宣城等五個城市都將在近3年之內實現通高鐵,屆時,也將受到“高鐵一小時經濟圈”影響,房價有望迎來新一波的增長。

對於投資的購房者來說,無非是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大的回報,實現效益的最大化;此外,投資風險也是這類購房者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因此,價值窪地成為風險較小,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的一種手段。

高鐵帶動房價上漲,下一波我們買在哪?

從價格來看,鹽城、馬鞍山、泰州、湖州、金華為價格窪地,五地住房價格大約是上海的五分之一;南通、鎮江、嘉興、蕪湖為次價格窪地,四地房價不足上海的四分之一。在價格窪地中,鹽城、泰州目前暫未通高鐵,預計將於2020年完工;次價格窪地中,南通目前暫未通高鐵,預計將於2021年建成通車。

目前來看,已經建成通車的價值窪地和次價值窪地城市,房價在高鐵通車後已經經歷了一輪上漲,上漲幅度相對有限;而沒有通車的城市,則有望經歷新一輪的上漲,對於投資者而言,無論是投資的風險控制和效益來講,即將通車的泰州、鹽城、南通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