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補貼資金-爲農業中小企業量身定製

近日,商會在“支農政策早知道-農道商學院”微信群舉辦了國家支農項目申報主題微課,由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志民老師詳解最新支農項目的申報技巧。

繼上期分享了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之後,本次為大家帶來的是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補貼政策分析。相對於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中小企業在支農資金的申報中並無優勢,而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資金卻是為中小農業企業量身定製。

農業生產發展專項是國家大項目制改革後推出的,主要包括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與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

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補貼資金-為農業中小企業量身定製

1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

Spring

該項目是農業部面向中小企業或農戶設立的,並向農村青年創業重點傾斜,向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區和貧困地區傾斜。

為解決農產品產後損失嚴重問題,2012 年中央財政啟動了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每年安排 5億元-6億元專項資金,自2016年起增至30億元作為產地初加工補貼。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農戶和合作社建設貯藏窖、冷藏庫和烘乾房等初加工設施。並以糧食、果蔬、茶葉等主要及特色農產品的乾燥、儲藏保鮮等初加工設施建設為重點,擴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實施區域、品種範圍及資金規模。

補助比例為項目投資額的30%。

2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

Spring

該類項目要求地方政府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突出方向和重點,做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拓展多功能、發展休閒農業、農業文化產業等方面的內容。支持企業或者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股份合作制、保底分紅、利潤返回、訂單農業等形式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關係,讓農民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原則上不支持沒有與農戶建立緊密連接機制、農民不能分享二三產增值收益的經營主體。

扶持資金主要為新型經營主體或者農業企業用於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直供直銷、農村電子商務、農業多功能拓展、產業扶貧等關鍵的領域和環節。

如需對項目申報進行更詳細的瞭解,可在3月30-31日的“2018年國家財政支農政策研讀會”與張志民老師現場溝通!

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補貼資金-為農業中小企業量身定製

會議時間:2018年3月30日-31日

會議地點:農業部北辦公區

會議內容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轉型升級的新思路

1.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業發展的格局與趨勢

2. 當前中國農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困難與解決措施

3.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背景下,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與前景

國家支農政策解讀

1. 2018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2. 重點解讀國家財政對農業投入的狀況及專項資金政策

3. 國家農業部、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等相關部委支農政策詳解

農業項目申報實務

1. 如何獲取蒐集、整理項目信息

2. 如何策劃符合政策的產業項目

3. 如何編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4. 如何逾越申報過程中各類障礙

實戰專家一對一指導

幫助企業梳理可利用政策,指導項目申報,提出解決方案


特邀專家

張紅宇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濟管理司司長

胡恆洋

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

張利群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國家農業重點科技項目組組長

於雙民

科技部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處長

劉曉山

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

張志民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補貼資金-為農業中小企業量身定製

會後專家組針對企業項目一對一指導、解答,梳理可利用政策,提出解決方案。

參會對象

1. 涉農企業及合作社決策人、項目負責人、財務負責人

2. 各類新型經營主體

3. 種養殖大戶

4. 地方主管農業部門相關領導

5. 金融資本

6. 有意投資農業項目企業負責人


主辦方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

成立於2005年7月,是經國務院批准、由民政部批覆成立的非盈利性民間行業商會,是全國工商聯領導下的唯一一家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的全國性產業商會。

中國農業出版社

是農業部直屬,以出版農業科技圖書為主的,是中國農業領域唯一的一家中央級大型綜合性出版社。出版社自成立以來,為“三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參會福利

1. 參會人員每人贈送價值800元《國家財政支農政策指南匯編2017-2018》U盤版1套

2. 參會人員每人贈送價值1000元《“智匯三農”農業專業知識服務平臺》暢讀年卡一張(平臺內容包含農業各類圖書、標準、年鑑、報告、數據、圖片、視頻等資料)

3. 會議期間將舉辦“資源對接沙龍交流晚宴”

4. 為參會企業提供免費一年的專業指導與服務,建立會議學員交流群,發放最新的政策文件、權威報告、專家解讀等資料,並組織各類專家進行線上直播答疑,第一時間掌握支農相關政策與實操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