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終於在逆境中發威!漲三倍工資一口氣挖人數千就是牛氣!

自“中興事件”將大陸芯片產業發展嚴重依賴進口的事實,以傷疤的形式在公眾面前揭開時,中國芯當自強成為了國人最大的呼聲。但是,當你有一點兒強大的苗頭時,總有人怕你動了他的奶酪,想盡辦法封鎖你,打壓你,將你置於逆境之中。

那麼,國產芯片大廠在這近半年的時間裡,是如何逆風而行,實現自強突破的呢?

國產芯片終於在逆境中發威!漲三倍工資一口氣挖人數千就是牛氣!

芯片設計捷報頻傳,製造成最大短板

芯片生產主要分為設計、製造、封裝測試3個步驟。像華為海思麒麟、寒武紀、中天微,以及阿里新成立的平頭哥公司,都是以芯片設計為主要業務。

華為海思的7nm芯片被輿論炒的火熱,紫光國芯的存儲器芯片在核心設計上也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但這些突破頂多只能證明我國在芯片設計領域已經達到優秀水平。在芯片製造、封裝測試方面,我們的突破成果還略顯微薄,比如高端光刻機的問題始終懸而未決。

但是,我們已經有了在全國遍地開花建造的晶圓廠,這些晶圓廠則是芯片製造崛起的基礎。此前已有專家預測,2018年大陸半導體產值將首次超過臺灣。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總規模將進入全球前3名,掌握一定的話語權。

國產芯片終於在逆境中發威!漲三倍工資一口氣挖人數千就是牛氣!

沒有人才,芯片崛起就是紙上談兵

目前,無論是政界、商界,還是輿論界,都非常支持芯片行業的發展。但有了政策、資金的支持,沒有人才,中國芯的發展仍受到很大的制約。那芯片行業中的高端人才又都集中在哪裡呢?美國、韓國和臺灣。

於是,挖人便成為了芯片行業的常態。據不完全統計,從他國及臺灣跳槽到中國大陸發展的芯片人才已經超千人,而臺灣是芯片高端人才流失的重災區。拿下一個芯片高端人才,對企業有多重要呢?且看衛士藍高端獵頭為大家舉個例子。

在芯片製程核心技術上,三星原來是不如臺積電的。直到三星用重金挖來了臺積電的重要人物梁孟松。他到了三星之後,幫助三星實現了14nm芯片的量產,從而三星才能截胡臺積電拿下蘋果芯片的部分訂單。

國產芯片終於在逆境中發威!漲三倍工資一口氣挖人數千就是牛氣!

為了得到這位關鍵人物的助力,三星也付出了非常大的成本,可以說是非常捨得了。三星為梁孟鬆開出了高於臺積電3倍的工資,還安排了行政專機,安排他和其他原臺積電的員工定期往返臺灣和韓國。

但是,目前梁孟松就職於中芯國際,將中芯14nm製程試產良率從3%提升到了95%。沒錯,他又被挖來了中國大陸。而今年跟他一起來的,至少還有300多名臺灣芯片高端人才。

為了挖來人才,國產芯片大廠都拼了

為了讓這些芯片高端人才來大陸上班,國產芯片大廠直接派代表長期住在臺灣,就住在芯片工業園的旁邊。但是企業挖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與獵頭公司合作便成為了最有效的方式,甚至有企業直接為獵頭開出了40%的高佣金比例。

一時之間,在臺灣各大芯片企業都能看見獵頭活躍的身影,他們拿著企業開出的高薪、高待遇條件,到處遊說人才。

國產芯片終於在逆境中發威!漲三倍工資一口氣挖人數千就是牛氣!

獵頭在臺灣挖人挖到什麼程度呢?你不願意走,我就勸你的工作夥伴和你一起跳槽,直接為企業輸送團隊。有那麼一個段子:有的企業再被挖就幹不下去了,派保安去攆獵頭,結果保安都被挖了。

某位來自臺灣的芯片工程師向衛士藍高端獵頭透露,他覺得來大陸工作讓生活更有希望。他的工資漲了3倍,而且公司還每年為他5歲的孩子提供6萬元人民幣的學校補貼。現在已經住進公司人才公寓的他,已經打算將家人從臺灣接來大陸生活了。

為了解除人才對跳槽的擔憂,國產芯片大廠可以說是蠻拼的了。從工作到家庭生活,只要有困難,公司都可以幫你解決。其實,如此重視高端人才的現象並不只存在於芯片行業。

在製造業其他行業裡,也有不少企業選擇與跨國獵頭合作,前往美國、德國、韓國、日本等地搜尋行業內的頂尖人才。這些高端人才像力量一樣,源源不斷的注入企業之中,為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有了這些高端人才的加持,本土人才的培養也會如虎添翼,逐步壯大專業人才隊伍。

從鴉片戰爭到芯片大戰,自主自強始終是我們應堅定的信念。政策、資金早已上路,如果人才能夠到位,那麼中國芯稱霸全球的日子,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