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在老家呆了一个多月,准备回城的时候,我兄弟突然打电话跟我说,二哥啊,咱把家里的田土分了吧。理由还很充分,因为户口都不在一起的,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是户主。即使不是一个户口,但是家里的土地还是全部由弟自种自管自理。我的父母住在我的林场,都已经够他们打理的啦。弟的意思是如果将来国家有补贴或者征地也能够找到土地的主人。我是农民,却是个假农民,根本不懂得如何耕作。高中毕业就出去闯天下了,对于农事,可以说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还有一个原因是,正好遇见今年的农业和林业方面的补贴下来登记。当年在办退耕还林的时候。老爷子太过于正直,虽然不是党员,他是办实事,说实话的人。我们家的退耕还林只有几亩,也还是弟弟去办理的,而补助却到了老爷子的账户。所以就有意见,现在老爷子去世了,他终于可以站出来和我对话了。我去签字的时候确实也看到了很多人虚报,有的家庭全部的田土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亩,可是退耕还林却有50亩的补助,这是国家的损失。看来农村的套路也很多。我对他说,分不分都无所谓,都由你来打理。他还是坚持要分,我就随他。结果我只要了一小部分田,大部分的田和大面积的土都归他了。

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现在农村的发展也很不容易,退耕还林后可以耕作的田土越来越少,就算耕作也只能够解决自身吃的问题。家庭的开支上有老下有小,很多家庭年轻人基本上没有承担老人的赡养,相反的,老人们还动用了他们所有的资金来支持年轻人的修买房,结婚生子等等。所以网络上出现的六个钱包确实是很现实的问题。任何规模化的生产是需要有资本的,而在农村,你想融资是很困难的。土地使用证和林权证,包括农村的房屋权证,国家说可以进入融资其实是一句空话。银行根本就不认可,他们更愿意把资金给那些有城市房产的人。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不管你搞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不管你的规模如何,真正能够赚钱的凤毛麟角。更多的是为了套取国家的补助资金而设立。对于三农发展一点实际的意义都没有。而那些70后80后不愿意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去打工的,在农村也只能够砍竹子,砍树木挣一点辛苦钱。我在林场过着宁静的生活,经常也有乡亲上山来,在树林里面钻来钻去,采竹笋,草药,捕蛇等等!他们能做的就是这些无本的生意。他们没有一个权属的观念,在进入别人的领地攫取财物的时候感觉理所当然。我特反感,但是作为乡亲,我又能怎么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最近任大炮又放话说,只有土地私有化才能够解决中国的房地产过热的问题。这可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吧。因为修旅游公路,国家占用了家里的土地,农村征地费用3万块钱不到。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意味着什么?有政策,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进城买房,给予5万块钱的补贴,天上不会掉馅饼,愿望是好的,但这些套路仔细想想。面对如此高的房价。即使你进城了,你失去了土地你还能干什么?连退路都没有了。目前的经济社会经济状况,实体经济到处哀嚎遍野,小区门口的很多门市都在转让或者关闭当中。再也看不到过去那种门庭若市的热闹场景。其实也有很多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些问题,然并卵,政治体制永远凌驾于经济体制之上。就像农业部的一位高官曾经说过的,想改变三农的面貌,金融不进入三农就是扯淡。

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其实国家有很多倾向于三农的优惠政策,但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很多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或者说到下面都变了味。就像今年国家有专项资金对于农村种养殖业有个补助,我去向农业局申请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也或许说即使有这样的优惠,也到不了实际的农民的手中。曾经有个笑话,城市的套路太多,我要回农村去。其实农村的套路也很多,作为农民身份的很多人来说,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才是真实的写照。

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