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殡葬文化中的活人殉,为何古人喜欢用水银浇筑童男童女陪葬?

在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有一种殡葬文化。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它属于封建文化的一种陋习。在这种陋习中,有一种残酷的制度,就是活人殉葬。

揭秘殡葬文化中的活人殉,为何古人喜欢用水银浇筑童男童女陪葬?

当然活人殉葬制度在奴隶制社会中盛行,可是在封建社会中,也拥有一定的地位。而在活人殉葬制度中,有一种更残酷的制度那就是人死后会用童男童女浇筑水银殉葬。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让北暮来告诉大家答案吧。

从商代开始,就有了活人殉葬制度并且被后世一直延续,在当时的人认为,人死后仍然能够在阴间继续活着。许多达官贵人他们生前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驱使着千军万马。被仆人伺候着,在死后他们仍然想要拥有这种权力,于是便找活人陪葬,以方便他们把这种生活继续下午。

揭秘殡葬文化中的活人殉,为何古人喜欢用水银浇筑童男童女陪葬?

最为出名的陪葬品便是秦代的兵马俑,传说秦始皇当初想要指挥着千军万马在阴间继续做帝王。于是弄出了如此庞大的殉葬群。

当然除了那些兵马俑,还有一系列的活人陪葬品以及刀剑,车马,珠宝和一切代表着权力和荣耀的东西。

当然在陪葬物品中有一种特殊的群体,那就是童男童女陪葬。为什么很多人都会选择这种葬方式呢?请听北暮接着说。

在佛教之中有因果报应这么一说,所以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童男童女没有受到世间的污染身上本来就自带一种先天灵气,而那些大奸大恶之人,他们前世做多了坏事,害怕死后遭报应,于是便用童男童女作陪葬。希望能够逃脱阴间的惩罚。

揭秘殡葬文化中的活人殉,为何古人喜欢用水银浇筑童男童女陪葬?

于是有些人为了保留住童男童女身上的先天灵气更是在他们活着时便用水银浇铸他们,让他们的灵魂不能转世投胎,以求通过这种方式躲过阴间的惩罚。

因为这种方式太过于阴邪被很多人所不齿,只有那些大奸大恶之人,死后才会这么做。所以古代帝皇陪葬群体中很少有童男童女。

不过虽然没有童男童女,但是活人殉葬,一直被保留着。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孔子,对这种活人殉葬制度深恶痛绝,于是率先提出废除活人殉葬制度。于是当初鲁国的活人殉葬制度便在孔子的努力下废除。可是孔子只是在鲁国小范围废除了,活人是难治的,这种制度仍然被保留下来。

揭秘殡葬文化中的活人殉,为何古人喜欢用水银浇筑童男童女陪葬?

汉唐时期,活人殉葬制度已经没有了,可是宋代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活人殉葬制度又开始兴起。明代时期活人殉葬制度更甚。据说明代有一宫女入宫刚一个月,皇帝驾就崩了。她就这么被列入殉葬的名单。于是悲愤的写下了绝命诗: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失吾亲而归兮,惭余之不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己兮,是则可悼也。

后来到了清代,活人殉葬制度依旧盛行。直到清朝灭亡,这种殉葬制度随着封建王朝的消失而逐渐消失。

揭秘殡葬文化中的活人殉,为何古人喜欢用水银浇筑童男童女陪葬?

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