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年輕人創業

這個題目想了很久了,一直有事耽擱著。正好這兩天稍空點,趕緊動筆寫下來。這幾年國家鼓勵大家創業,轟轟烈烈的萬眾創業,加上自媒體的興起,更是激發了更多的創業。

創業不易,十之八九會失敗,有的人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來;有的人失敗了,去找個工作安安穩穩上班了;也有人創業成功,一年年的擴大規模。總之,各種各樣的創業方式最後是不同的結果,五花八門,豐富多彩。

有人說,年輕人應該先上班積累經驗,有合適的機會再考慮創業;也有人說創業失敗,拖累了父母家人。其實,越是年輕創業,機會成本越低,更何況現在輕資產創業的方式比比皆是。

創業,意味著自己去市場上找飯吃,比找工作難度大很多。事事都要考慮周到,不然就是栽跟頭。虧一遍遍地吃,終於長了記性。不出一年的時間,嚐盡各種苦頭,這種經歷比打工三五年積累的經驗還多。

關鍵是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了,能從全局看問題了,不僅僅是隻看看眼前利益了。學會了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問題。

即便創業失敗,對未來也是有好處的。

曾經認識一位女孩子,說自己剛畢業的時候跟著姐姐創業,擺地攤,進貨、銷售都是自己搞定,剛開始什麼都不懂,一點點幹一點點摸索,終於都學會了。後來姐姐回老家了,她也覺得這種生意做的太辛苦,有點想上班了,就找了份工作。

我問她創業對她後來的工作有幫助嗎?她說幫助很大,在工作過程中晉升的非常快,因為她能迅速地判斷和解決問題。經常會習慣性地從老闆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能力很快能被認可。她說她現在的每一份工作都是為過幾年自己重新創業做鋪墊的,工作上的表現也很好,深得領導的信任。

聽了她的經歷,我不由得也想起了自己,十幾年前,曾經和同事相約出來做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那個時候不知道客戶在哪裡,不知道怎麼去找客戶,沒有什麼業務做,維持了一年,以失敗告終。

後來重新去企業做財務,常常反思自己當年為什麼會失敗?工作的過程中碰到一些業務方面的問題,就會想如果我做的不是財務而是銷售、生產、採購什麼的,我會怎麼想怎麼幹呢?通過一些財務的數據不停地去業務一線部門瞭解業務的數據,那個好奇勁,連自己都詫異。

很多同事說我真是敬業,把公司的事情當自己家的事情一樣做,還問我累不累。其實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會覺得累。有人對此很不理解,以為我想要升職加薪,事實上,我看重的是那個平臺,有那麼多的機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給自己積累足夠多的經驗,還有老領導帶著,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就是那麼無意中的一個機會,僅僅是幾年的時間,不論是看問題的高度還是用人方面,幾乎得了老領導的真傳。當然,如果不是當年創業失敗,面對這樣的機會也未必會珍惜。

很多事情可能都是機緣巧合,但年輕時候的那次創業失敗,於我來說,卻是寶貴的財富。

年輕的時候創業,不論失敗還是成功,都是自己的財富。特別是如今有這麼多的輕資產創業方式,更是要鼓勵年輕人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去嘗試創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