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年轻人创业

这个题目想了很久了,一直有事耽搁着。正好这两天稍空点,赶紧动笔写下来。这几年国家鼓励大家创业,轰轰烈烈的万众创业,加上自媒体的兴起,更是激发了更多的创业。

创业不易,十之八九会失败,有的人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来;有的人失败了,去找个工作安安稳稳上班了;也有人创业成功,一年年的扩大规模。总之,各种各样的创业方式最后是不同的结果,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有人说,年轻人应该先上班积累经验,有合适的机会再考虑创业;也有人说创业失败,拖累了父母家人。其实,越是年轻创业,机会成本越低,更何况现在轻资产创业的方式比比皆是。

创业,意味着自己去市场上找饭吃,比找工作难度大很多。事事都要考虑周到,不然就是栽跟头。亏一遍遍地吃,终于长了记性。不出一年的时间,尝尽各种苦头,这种经历比打工三五年积累的经验还多。

关键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了,能从全局看问题了,不仅仅是只看看眼前利益了。学会了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即便创业失败,对未来也是有好处的。

曾经认识一位女孩子,说自己刚毕业的时候跟着姐姐创业,摆地摊,进货、销售都是自己搞定,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一点点干一点点摸索,终于都学会了。后来姐姐回老家了,她也觉得这种生意做的太辛苦,有点想上班了,就找了份工作。

我问她创业对她后来的工作有帮助吗?她说帮助很大,在工作过程中晋升的非常快,因为她能迅速地判断和解决问题。经常会习惯性地从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能力很快能被认可。她说她现在的每一份工作都是为过几年自己重新创业做铺垫的,工作上的表现也很好,深得领导的信任。

听了她的经历,我不由得也想起了自己,十几年前,曾经和同事相约出来做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那个时候不知道客户在哪里,不知道怎么去找客户,没有什么业务做,维持了一年,以失败告终。

后来重新去企业做财务,常常反思自己当年为什么会失败?工作的过程中碰到一些业务方面的问题,就会想如果我做的不是财务而是销售、生产、采购什么的,我会怎么想怎么干呢?通过一些财务的数据不停地去业务一线部门了解业务的数据,那个好奇劲,连自己都诧异。

很多同事说我真是敬业,把公司的事情当自己家的事情一样做,还问我累不累。其实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会觉得累。有人对此很不理解,以为我想要升职加薪,事实上,我看重的是那个平台,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给自己积累足够多的经验,还有老领导带着,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就是那么无意中的一个机会,仅仅是几年的时间,不论是看问题的高度还是用人方面,几乎得了老领导的真传。当然,如果不是当年创业失败,面对这样的机会也未必会珍惜。

很多事情可能都是机缘巧合,但年轻时候的那次创业失败,于我来说,却是宝贵的财富。

年轻的时候创业,不论失败还是成功,都是自己的财富。特别是如今有这么多的轻资产创业方式,更是要鼓励年轻人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去尝试创创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