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少年当农民

今春以来,好友几次邀我去故乡阳曲和清徐农村翻地、撒种、锄苗、挑甜苣,让我又挥起了几十年前的铁锹、锄头、铁铲,不仅锻炼了身体,活动了筋骨,也吃到了久违了的可口的农家饭菜。特别是我情有独钟、微苦清爽的甜苣菜。更唤起了我那少年时当农民的深切回忆……

忆起少年当农民

1962年隆冬,我家在“精减压缩”中回到了故乡——阳曲县大孟乡大泉沟村,那年,我8岁。

第2年春天,爸爸从太原骑自行车回家,在自留地里种地。我跟着爸爸来到地里,看着爸爸怎样翻地,撒种,夏天,怎样锄草。不仅让我早早懂得了种地的艰辛,也让我很小就喜欢上了干农活,十来岁的时侯,我就能翻地、锄草了。

在举国上下“农业学大寨”的岁月里,我利用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参加了我村第二生产队社员们的劳动。

忆起少年当农民

清晨,在大队喇叭里播放的洪亮的“学习大寨赶大寨”,“社员都是向阳花”等熟悉的歌声中,社员们背着水壶,扛着锄头,吮吸着鲜奶般清新湿润的空气,聆听着沿途小鸟叽叽喳喳的对话声,开心地说笑着,三五成群来到了地头。

我村第二生产队队长叫大金虎,身材墩实,干农务活,是一把好手。他有一手绝活,能用锄尖把混杂在禾苗中间的杂草,轻松自如地锄掉,禾苗完好无损。令人叫绝!他简单布置任务后,社员们就依次排好队,每人两垄,开始锄地。

一天,我队社员在东梁上锄玉米苗,大金虎看着我锄地,赞扬说:栓林锄的像回事,我听了很高兴。这时,在不远处的社员田万红,大步走到我跟前。田万红身材魁梧,声如洪钟,孔武有力,是我们北崖上的“第三条好汉”。

他笑着说:我锄两垄,你锄一垄,咱俩比一比,行吗?我说:行!

众人一听,可来劲了,纷纷撂下锄头,跑来看热闹。随着大金虎“开始”!我俩飞快地锄起来。沙沙沙,锃亮的锄片,映着明灿灿的阳光,“噌增”地锄进了地面,地上的杂草,连根刷刷地倒了下来。很快,我俩满头汗水直冒,尤其是那粗粗的喘气声,跟拉风箱似的。在众人“加油”的呐喊声中,大金虎宣布:万红、栓林,锄了个平手!

忆起少年当农民

光阴似箭快如飞,五十年春秋如流水。今年前不久,年过6旬的我,又回到了故乡,久久地站在了当年我和田万红“比赛”的老地方,只有风吹庄稼沙沙响,声声诉衷肠。载着我那无尽无穷、刻骨铭心的思念情,飞向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