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篇:遵化——绿色崛起赚来“生态钱”

近年来,遵化市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精准发力,加快补齐短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走出了一条彰显遵化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绿色发展篇:遵化——绿色崛起赚来“生态钱”

绿色立体种植让遵化的山更绿了

固本强基,打响绿色发展攻坚战

新店子镇大老峪村村民问郭术生:“郭书记,今年咱们村绿化情况啥样啊?”

新店子镇大老峪村党支部书记郭术生回答:“第一季度绿化了65亩,其中优质核桃40亩,玫瑰香葡萄20亩,油桃李子5亩……”

遵化市在基层党建中,建立了以村民季度询问、乡镇每月督问、乡村公开晒绩为主要内容的“两问一晒”工作机制和“支部+三群”模式,逐村建立带动致富群、志愿服务群、村贤和睦群,1.35万名基层党员群众登记入群,着力激发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实现绿色发展成为了遵化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现在村里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只要支部向‘三群’发出号召,大伙儿争着干、比着干,问题解决了,百姓满意了,支部的威信一天高过一天!”日前,平安城镇东梁各庄村为了筹备采摘节,村“志愿服务群”义务出工1600多个,为集体节省开支10多万元。

遵化市委、各乡镇党委、各村党支部步调一致,狠抓落实,人人一把号,共吹一个调,谱写了一曲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和美乐章。在加强生态建设上重拳频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打击非法采砂、植树造林、清理网箱、“蓝天保卫战”“一区三边”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铁选矿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击鞭锤镫、战鼓齐鸣……今年,遵化市重点针对荒山、矿山,进一步开展绿化攻坚,目前已新增植树造林5.18万亩。在堡子店镇南小庄村,回填复垦的农田已经种上了树苗,村支书王金月说:“这里原来是个砂坑,啥也种不了,去年用好土把砂坑填上了。政府给了树苗,我们上了滴灌,栽上了果树。”

2017年,该市拆除混料加工厂404家,恢复被毁耕地面积6000多亩,回填砂坑206个,修复矿山占地300多处,新增林地5.2万余亩,栽植板栗等树木600多万株。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8.9万平方米,全市648个村清理各类垃圾杂物25万余吨,共创建了32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两个全国文明村。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遵化市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优化产业布局,将生态环保问题与干部考核选用挂钩,实行生态环保问题“一票否决”,建立起立体式生态环境防治体系。今年,全市已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37起,党纪政纪政务处分41人,其中乡科级干部19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7起。

培育特色,昂起强筋壮骨的龙头

遵化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虽然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不大,但其战略地位重要,绿色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这种认识在遵化早已形成共识。

“我们村的苹果富含硒,营养高,不仅十里八乡都知道,而且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了!”在遵化市首届“果王”评选暨特色农产品展示会上,东陵乡新立村党总支书记许凤生获得苹果组“果王”称号。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搞引水上山种苹果,把万亩山地改造成为果树园,还成立了“东灵美”苹果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300多万元。

农村经济“列车”要跑得好、跑得快,必须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朱山庄村村民夏广伶种植大棚蔬菜,2017年的纯收益就达到了10多万元。夏广伶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收益,主要得益于村党支部的帮扶指导,“我们村党支部带领我们种蒜黄,我们有困难,他们就帮着解决,要是卖不出去了,也帮着销售,要不哪有这么大的收益。”

目前,全市先后培育建成36万亩有机板栗、22万亩优质鲜果、14万亩绿色蔬菜、100万头瘦肉型猪、400万只高效肉鸡、2.5亿棒绿色食用菌六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一批专业村、特色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板栗之乡、香菇之乡、中国食用菌优秀生产基地县(市)、全国绿色生态板栗示范市、京津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如今,遵化共有美客多、栗源、广野等7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75%,比全省平均值高6个百分点,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

文旅牵引,打造增值增收新引擎

遵化市转换发展动能,立足融合,打造发展新引擎。“三农”发展与全域旅游相融合,一二三产相融合,各种优势相融合,开掘农业的多种功能价值,带动农业农村增值、促进村容村貌改造、拉动农民就业增收。该市以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文化为媒,打造了“亚太生态采摘园”“何家峪栗花节”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农家院、精品民宿、规模采摘园和系列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引得京津冀游客如潮,推动了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增加了农民增收创收的机会。

乡村游通常会出现“潮汐”现象,但在遵化一年四季游客不断,不仅有冬季的有机草莓和秋天的富士苹果采摘,还有定位于城市人群的“庄园”“酒庄”消费。无论是民宿、集装箱别墅,还是葡萄庄园、葡萄酒窖、滑雪场、儿童游乐场等,都定位于高标准高质量,成为了京津冀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线路,村民人均收入也达到3万元。

如何让“盆景蔚然成风景”?2016年,遵化成功进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市委、市政府顺势而谋,高标准制定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由此,遵化乡村旅游也按下了快进键,先后引进恒大、融创、碧桂园、金融街等知名企业,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小镇。如马兰峪金银文化小镇、汤泉温泉文化小镇、新店子红木文化小镇等。兴旺寨乡何家峪村“尚禾源”内的中国航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热带植物园、娱乐拓展基地让人流连忘返,与碧桂园集团合作开发的“恋乡小镇”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280多万人次,安排就业1500余人;在新店子镇沙石峪村,发展“红绿”旅游,每到秋季,“山上松柏戴帽、山坡果蔬缠腰、山下葡萄抱脚”,年接待中外游客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50万元;在马兰峪镇官房村,满族风情浓郁,建筑风格独特,古城墙、古井、古石桥等保存完好……

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礼品、资源变资产,农业农村过去沉寂静态的资源被激活了,成为拉动遵化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的又一强劲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