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這麼穿有什麼講究?

咱們在農村總會聽到一些老人的口中能隨口說出一些俗語,這些俗語描述了人們在農村的各種各樣的生活,從日常的柴米油鹽到生死攸關的大事,人們都能用俗語概括。比如“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這句俗語,就是過去老人才知道的俗語,是描述人們穿衣搭配的事情。那古人為什麼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這麼穿有什麼講究?

男要俏,一身皂

在這裡,要先知道“皂”是什麼。皂不是咱們現在說的肥皂,而是指的“黑色”這種顏色。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男子想要帥氣,就要穿黑色的衣服。那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其實在古代,黑色是比較威嚴的一種顏色,古代的達官貴人的官服顏色大多都是黑色,所以古時候認為穿黑色的男性也就比較威嚴有氣勢,也顯得比較成熟穩重。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這麼穿有什麼講究?

女要俏,三分孝

這裡的“孝”自然也就不是孝衣了,而是指的素色的衣服,素色的衣服在人們的眼中一直都是代表著純潔素雅,女子穿白色端莊大氣但又不顯嫵媚,可以為自己的容顏增添幾分姿色。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這麼穿有什麼講究?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這句話放在古時候或許是正確的,但是放在現在的社會,可能並不適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也在改變,衣服的種類也變得千奇百怪,顏色更是讓人眼花繚亂,不在以單純的黑白為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