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鼠兔,大自然对新疆馈赠的精灵


伊犁鼠兔是一种体型娇小的山地哺乳动物,约20厘米长,长有大大的耳朵,灰色的皮毛上散落着些许棕色斑点。仅存于中国新疆,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群体。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间的天山裸岩区。自2000年以来, 伊犁鼠兔的栖息地减少至原本分布区面积的17.05%。实际栖种群数量的成熟个体数少于2500只,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中国已将其列为濒危动物

1983年该物种在天山山脉被中国科学家意外发现,并被判定为新物种。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对其数量进行统计,估计有2000只左右。而后,鼠兔便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2014年夏天,中国天山山脉再次发现伊犁鼠兔。

伊犁鼠兔外形像兔子又像老鼠,成年伊犁鼠兔体重240克,体长约160-200毫米,耳和后足的长度是鼠兔属里最大的一种。耳,须很长,超过8厘米。毛色较鲜艳,额头和颈侧有3块棕色斑点,额、顶是明显的锈棕色斑,颈背有一块浅色斑。夏毛体背棕黄或棕褐,头骨门齿孔和腭孔为一孔。是中国特有物种,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鼠兔属仅有的24个物种中,耳朵最大、后足最长、体形最大的一种。

生活在天山山脉高寒山区,是中国新疆特有的一个物种。

虽然伊犁鼠兔是新发现的动物,实际上它是一种很古老的残留物种,有人认为鼠兔是由中新世晚期的跑兔进化而来。这种形状精灵的可爱小动物在现代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总体种群数量减少了64.48%以上。伊犁鼠兔种群数量自2000年以来的十多年间减少55%以上,其种群的成熟个体数少于2500只,其亚种群的成熟个体数不超过250只,已经处于濒危状态。这可能是生存条件极度恶劣、自身近亲繁殖、天敌和人为干扰等原因导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