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2018年9月30日,距離20週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終於宣佈史上第三次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

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重組整合,新成立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騰訊組織架構 “七變六”,重組的六大事業群是:

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此次調整,的最大意義是:騰訊To B的業務,終於登堂入室,成為和微信、遊戲等To C端業務比肩重要的業務。

而這,也成為騰訊送給自己20週歲的最大生日禮物。

▌ 這個禮物不簡單

送自己生日禮物,從來不容易,甚至比送別人禮物更難。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就像那句銘刻在古希臘阿波羅神殿石柱上的著名箴言之一:認識你自己。這是哲學的永久命題:我從何處來、我到何處去……

騰訊給自己準備這個“禮物”,也是深思熟慮、認真嚴肅準備了很久。

9個多月前的2017年12月,馬化騰就在員工大會上說,現在騰訊需要更多 To B(企業端)的能力,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從內到外系統性的梳理。

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也是在去年12月的員工大會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這樣說。

實際上,在這個“禮物”正式被騰訊打開之前,馬化騰已經把分散於微信、OMG(網絡媒體事業群)、MIG(移動網絡事業群)的互聯網+部門收編至騰訊雲下面。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最近,騰訊主要創辦人張志東在非公開場合也談及騰訊目前的組織架構已經不適配雲時代,期待鵝廠人在ABC時代(Ai+Big Data+Cloud)有更開放的技術信念共同推動鵝廠的進化。

騰訊的”七變六“,顯然,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意志和行動。

就像張志東在騰訊的一次內部分享會上所說:

大型企業的組織變革和中臺建設,絕對是一個難題,需要很大的魄力和智慧,找到適合的演進節奏和建設次序,估計也必然會遇到不少的陣痛,如部門短期利益衝突、部門團隊的安全感、經驗不足的損傷等。

“這裡最關鍵還是兩點,一方面是取決於高層管理團隊的自上而下的決心和意志。另一方面,就是公司的各產品和技術團隊的文化和胸懷。”

騰訊送給自己的20歲禮物,不簡單!

▌ 禮物裡的雲和技術

《阿甘正傳》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味道是什麼。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不管味道如何,那裡面有未來。騰訊送給自己的這個禮物,就像那盒巧克力,其實是給未來的自己。

騰訊這次組織架構調整,最最重要的變化是,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成立。在騰訊集團的體系中,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業務板塊真正粉墨登場。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而且,騰訊宣佈將成立技術委員會,通過內部分佈式開源協同,加強基礎研發,打造具有騰訊特色的技術中臺等一系列措施,在內鼓勵技術研發文化,讓科技成為公司業務發展和產品創新的動力與支撐。

騰訊站在C端的頂峰之上,接下來,夯實技術底層,同時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加碼B端業務,這是騰訊未來跑馬圈地的重點。

2015年,馬化騰頻繁出席與各省市的簽約,最近兩年騰訊雲+峰會,馬化騰站臺力挺。這些全都因為,騰訊雲將承載騰訊“下一個增長點”的重任。

2018年二季報顯示,騰訊“其他業務”(支付及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81%至174.96億元,首次超過了社交網絡,排在收入佔比的第二位。拆分來看,在騰訊公佈的歷史數據中,騰訊雲業務保持著100%左右的增長速度。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如今,騰訊雲先從垂直行業入手,但很快就擴展到金融、電商、交通等192個業務場景,全球合作伙伴數量達到了4000多家,包括英特爾、英偉達、東華軟件等。

騰訊雲也打造了不少樣本,比如,粵省事這個廣東省的移動政務平臺,可線上辦理266項業務,推動政府部門實現部分事項0跑腿(例如,線上預約辦理居住證)。5月21日上線當天訪問量超千萬,超過政府網站一年的訪問量。截至9月21日,粵省事實名註冊用戶214萬,日均訪問量158萬,最高日訪問量超過1400萬,累計業務查詢及辦理量約3711萬。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馬化騰本人曾多次強調:雲是數字經濟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雲形態的數據中心會超越傳統數據中心;雲將成為人工智能的強載體。

自2006年Google提出雲計算概念之後,雲計算的發展已經進入12個年頭。目前,全球雲市場仍是一片浩瀚的藍海,國外已是亞馬遜、微軟、谷歌三雄爭霸;國內市場,從騰訊這次調整開始,阿里和騰訊兩巨頭的角逐,正式拉開序幕。

▌ 禮物裡的未來和風向標

2017年年底美團的創始人王興曾做過一次內部講話,涉及的主題是:為什麼在中國做 to B生意的都這麼慘?

王興說,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整個中國互聯網加起來市值超過1萬億。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等消失,下一波互聯網的方向是供應鏈和B2B行業的創新,互聯網發展從市場驅動切換到領導力驅動和創新驅動。

而這一點,也是王興口中“互聯網下半場”的最大機會,也是基於這樣的判斷和未來,美團點評數天前在香港IPO。

騰訊這次組織調整的“禮物”盒子打開,意味著一個更加明確的風向標:超級玩家加入,To B的業務,逐漸進入爆發性增長的階段。

距20歲生日還有42天,騰訊送自己一個這樣的“禮物”

馬化騰在這次組織架構調整中說:

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上半場騰訊通過連接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下半場我們將在此基礎上,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

“(騰訊)變革的亮點與核心在於對技術驅動、技術戰略、技術中臺地位的前所未有的提升,以及以此將產業互聯網置於智能生態、智慧經濟之前所未有的‘基礎’、‘基礎設施’位置,集合生態之力,促動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端的融合發展。”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說。

在胡延平看來,消費互聯網端是億萬用戶,產業互聯網端是千萬企業,將兩者融匯、連接起來,既是基於社交、內容、娛樂等更進一步為億萬用戶提供生活、購物、商務等服務的發展趨勢使然,也是促動雲管端生態能夠釋放產業互聯網萬億價值的關鍵。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的融匯未來,也是騰訊“大連接”戰略的未來。

“當前組織架構在適配雲時代上遇到大坎,組織變革是滯後了,這對20歲的鵝廠來說或許也是一個契機,我相信鵝廠的管理團隊能自我變革,會有新一代的領軍將才冒出來。”騰訊主要創辦人張志東在一個公眾號文章中如此留言。

13年前的2005年,騰訊進行自己歷史上的第一大變革,BU化,即“業務系統化”,以產品為導向。6年前的2012年,騰訊進行了BG化,,即事業群制,把對等業務合併在一個部門,方便統一體系內產品協調資源,快速創新和迭代。

那兩次變革之後,騰訊脫胎換骨,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面旗幟。今天,當騰訊打開自備的20週歲”生日禮物“時,第三波浪潮正在興起,而屬於騰訊的”契機“就在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