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劍:青城之戀三步曲,舉一杯清水敬明月

龍安劍:青城之戀三步曲,舉一杯清水敬明月

作者:龍安劍,筆名:青芒,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在校大學生兼自由撰稿人,“五四”標兵,志願者,《詩詞中國》註冊詩人,校園詩人,校園文學倡導者,已公開發表多篇詩歌散文,代表作有《青城之戀》系列散文集、《冬季戀歌》、《我可沒騙他》、《等待是長長的守候》等。其喜歡閒暇創作並主攻發揚校園文學並多次獲獎:其中獲得過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社科論文全國一等獎,兩次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大學生組散文全國一、二等獎,“旭日杯”文學優秀獎等,以及獲得過“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志願者”“見義勇為”等榮譽稱號,“路漫漫其修遠兮…”希望不斷努力學習積累不斷探知求索,希望在文學上尤其是在發揚校園文學方面能寫出更多真摯的作品,時刻保持對文字真誠的態度和時刻保持做人謙虛學習的態度恪守及人生信念: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之必然,順其自然!

(三)舉一杯清水敬明月

小述

真的好久沒寫這麼多東西了,利用上車到下車這一段時間一直寫到下車埋頭於文字中感覺“迷了魂”一般,沒浪費一分一秒,請“恕”我簡直有一點“痴”。為什麼今天就突然寫了這麼多了?一方面昨夜輾轉難眠,另一方面昨夜內心忽然喚起了一些想了好久的話卻一直未曾說出的,同時想起了一些朋友、同學曾問過我的問題還沒回答,由此趁正好有時間和思緒又恰好湧到心頭藉此發《青城之戀三》時再附帶一篇小述,訴說訴說那些一直未曾回答過的問題。

首先“為什麼要寫?”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剛開始僅僅是為了宣洩內心的苦悶和所有的不開心以及所思所想,但後來慢慢開始有了一些改變:直到不斷有朋友、同學告訴我她們喜愛我所寫的東西,並每每期待著我的“新作”,並在寢室中和三五個室友一起大聲朗讀出來給他們欣喜和美的享受時,我每每總是為之振備受鼓舞,同時無比感動,我時刻在想我真的是何德何能,我那拙劣的手“粗糙”的散文、詩歌想不到能給她/他們帶去精神上的“食糧”每每想到這些甚至幾度哽咽同時又不斷催促我不斷用心真誠的去寫不斷去閱讀積累,同時彷彿又帶著一種“責任感”-我要多傳遞積極向上“正能量”的東西。說實話我寫的不好是你們@×××的鼓勵與支持才讓我有勇氣去寫用真誠的態度去寫,因為你們我開始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專注於“校園文學”並不斷探索成長學習到和領悟到許多的經驗與教訓等,在這裡答應你們只要我還活著我會堅持寫到至死方休,同時我也存在著太多的差距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不斷學習調整反思總結(挺過2018和2019年後)在空閒裡希望我能寫出更好的東西!

第二關於“文學態度”關於這個我只想說我相信文字有“靈性”不僅僅是出於愛好而是出於心的真誠與懷一份敬畏,文字同時也是品性的表現或許正如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吧同時我認為文學尤其是校園類詩歌應該有一片自己的“淨土”因為校園就應該需要多一些“純淨”可以那麼熱烈的並理想著單純著給人以“美”的享受當然縱觀任何創作幾乎都是來源於生活不得不要與“世俗”扯在一起,關於這個態度我始終堅持反對其“世俗”化並用“世俗化”的眼光論及有用或者無用因為這是對文字的一種“侮辱”也是其精神匱乏思想之鄙陋的淋漓盡顯-吾堅持文學高於“世俗”重在人文,說到這或許有些偏激但就於種種現實而言有必要為文字,人文科學等吶喊一番因為它們或許不實用但其精神影響是無法比擬的潛移默化的,文字、文學也需捍衛自己的一份“榮耀”守護自己的一份品格,它們也需要傳遞更多的精神力量!最後我只想說對於文字、文學我將永遠真誠以待,同時自己堅持的按自己的心去走,做好每一個階段的事。

寫到這筆者有些躊躇了還有些曾經未回答的比較“敏感”的就不言了因為都明白的又何須再言,於文字而言爛於心底又有何不可,太多事正視現實只能說或許是生活把我們“逼”成了“沒心沒肺的忙碌奔波”而“不痛不癢”無片刻“閒情”歸根結底一句話“環境、生活這兩個詞語其承載的分量讓每個人變得都不容易”。但筆者只想說不管怎樣都得堂堂正正絕不屈服於生活!

……

最後,不知道所思所想是否表達清晰了但必須強調一點:只是吾之所想感悟,僅此而已……

一一寫於2018年8月15日晚

題記:寫了《青城之戀》系列一部曲和二部曲之後的一段時間總髮覺不管是“量”上還是情感上還是少了些什麼。一是觀自古以來創作以上、中、下或以其他形式以達到“三”為佳成二豈有成三之完整和“體統”?二是時間流轉思想疊累對一座城的深情與深思即便又添新愁、苦楚也罷傾瀉一番酌千殤淋過往,於文字而言又何傷大雅?心定凝窗,懷一份真誠與敬畏,執筆恰到心頭“舉一杯清水敬明月”希望能給《青城之戀》系列畫上一個小小的句號。

《青城之戀》系列因為在情感上是延續遞進的並且存在一定的內在關聯性,至少我是這麼認為它不是單純的獨立篇章,由此覺得還得像老生常談一般再說一說。在《青城之戀一》中談及了“愁”與“孤獨”作了一番全引自道是“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憂傷”。在《青城之戀二》中延續《青城之戀一》中的情感深究徹底的寫了一番“孤獨”自道是“昨日西窗晚雨,獨倚窗臺,看“青城”吹斷一夜涼風“。《青城之戀三》下筆前沉思良久不知道自己這拙劣的筆能否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或許真實最重要吧遵循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於是在繼承《青城之戀一》主題的基礎上反覆斟酌想引開另一條主線並一氣呵成的談談“愁”,作為一名小小的校園文學者自知所要談及的其中的深淺以及能夠到達的境界拙劣之處只能無比自愧但我能說這是最真實、樸素、直白的情感,真真實實!“問君能有幾多愁”?求教君一言與之清茶細飲,留存一段思索,又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愁”該如何談及?糾於情節還是想先構造三幅古今文人式常有的畫面:曾經過往在時間的無涯裡沒能捱得過蹉跎早已被“洗滌打磨”的乾淨徹底,嚐盡苦楚無法坦然面對遠方與抉擇的孤苦無依,這是一種“愁”。曾經的年少輕狂在流光溢彩中轉眼飄零,喧騰的浮華中故作屈膝的無奈,這是一種“愁”。曾經的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豪氣震山河終究敵不過奔波勞碌依舊兩袖清風之窘境,這也是一種“愁”。古今“愁”無形卻有多種少許甚至無法名狀,並且可以衝破所謂階級、學識之分,正所謂世上無愁必是極樂天堂,世人無愁未免太假,再者彼皆凡人豈有不愁?對於“愁”何為“愁”或許南唐後主李煜的聲嘶竭力最具先導性和高度性,“問君能有幾多愁”?留給後世無盡遐想與恰到此時的直抒胸臆:

歐陽修言愁是“滿眼淒涼愁不盡”那般心酸悽慘。

秦觀言愁是“飛紅萬點愁如海”那般柔情似水。

李清照言愁是“薄霧濃雲愁永晝”那般愛恨連綿。

辛棄疾言愁是“少年不識愁滋味”那般恍然領悟。

古人言愁或許無非於家國情懷、愛恨離別、壯志難酬,與古人之“愁”想較今人之“愁”雖遠不及之境界,但歸根結底情繫一脈情感上大相徑庭。因此“愁”是自古至今揮之不去的且相承的。言其“愁”,於“愁”太少未免過於輕浮,於“愁”太多未免勞心傷神,但“愁”又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可以是鬱結愁悶的心緒而愁寸斷,可以是愁苦的境地而陷入愁城;可以是憂鬱的神色而滿臉愁雲;也可以是憂愁苦惱的樣子而愁眉鎖眼,同時“愁”又是矛盾的正如李白所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由此又引出了“消愁”一說。寫到此又如何“消愁”?吾輩或許遠不及古人之心境和品格,談及今日之“消愁”是否真的又如那般“三巡酒過在角落固執的唱著苦澀的歌”?或許不太重要,“消愁”或許只需放下,轉移注意力只需覺得自我舒適安逸便足矣,已是“消愁”,當然這也是主流思想。林徽因曾說“我有一道暗傷,不見陽光,不經雨露”。在這“青城”之中的第三年而我想言“我有一段愁,憂其修身,憂其心力,憂其時光荏苒,憂其無處安身”。如古之仕子吶喊一般吾之“愁”是理性之嚴峻也,苦悶久矣,豈能“消愁”危矣。林徽因言其“消愁”為“縱算經歷顛沛,嚐盡苦楚,也無怨悔”,感傷之外無疑是女子式的含蓄與執著終究少了幾分漢子的豪爽之氣。輾轉停留在這“青城”之中吾之也有所悟而我想言“消愁”是“舉一杯清水敬明月”,女子式的細膩與漢子的豪邁結合這般,要坦然從容:

選擇的自己決定,自己一步步走去,投之以最堅定的決心,無關是非,幾多風雨。“舉一杯清水敬明月”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藏“恨”於心。

人情冷暖,柔柔細雨點滴在心,於傷害無須難過,練習微笑邊走邊忘。“舉一杯清水敬明月”正如“你年紀輕輕,心地善良,你怕什麼。”

少許坎坷要勇敢面對,縱然憂心如搗,垂淚泣血,不死就得重新站起。“舉一杯清水敬明月”也可換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

如果坦然放下,一心只做好當下事,一步一步只是一個一個小目標,學著善良與原諒“愁”又從何而來?又有何“愁”不能“消愁”?或許君恰如吾一般通也徹也。一城山水,一段情,一段旅行,一個故事,孤獨如果從一開始就註定要用一生承擔,理想的境地如果終究敵不過現實“愁”也無之所謂了,“消愁”至高境界或許便是到某一天真正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只能是一個人的天荒地老,並久而久之慢慢習慣但不卑不亢不失其品性的學著去放手和剋制著自己的貪、嗔、痴、恨、愛、惡、欲。

寫到這思緒有些迷惘了淺談了“愁”的種類與“消愁”,但不能忘了吾之“愁”固想再其重申:“我有一段愁,憂其修身,憂其心力,憂其時光荏苒,憂其無處安身”。我想強調的是吾不是唯美主義者必須要承認吾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氣是以尚未悟得歷史定位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氣也就消了大半”,而是“不知山高水長的青年脾性是以尚未嘗盡百般無奈為掙扎的,一旦嚐盡,虔誠也就失了幾分”。吾認為吾是偏理性夾雜理想性主義者。吾之憂吾為之愁,或許僅僅是吾一個人的憂愁。雖言在這“青城”之中也曾累到無力,走過泥濘彷徨,孤苦無依但終究還未曾嚐盡百般無奈言其“愁”卻又是一些幸事難免還是有些輕浮於苦悶又欣然接受也。再者吾之“愁”於天下世人之“愁”又有多少出入呢?與之一樣的故事,一樣的情節,一樣的心境嚮往一片修身修德不斷自我完善之路終之能傲然挺立於天地之間堅守一份“脊樑”,並不斷自我療傷而“百毒不侵”保持從容的每一分鐘,同時無論相隔多少天涯海角又有什麼能夠阻擋那些人格和思想之共鳴,理性之不屈了?

笑看,現代“憂愁”之下的絕望者、落寞者那些被人類敷衍的過客和遺漏目光中以死所作的荒蕪表達者,理罷,如果“舉一杯清水敬明月”放下,坦然從容或許也不失永恆。又有何不能“消愁”。吾,通也,徹也。求索感悟的過程,喜怒哀樂或許只是一種直白的表現,一種真實而又“肆無忌憚”的吐露而一生的堅守與執著對世界的溫情以待才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也正如沈從文所言“不許哭,做一個大人,不管有什麼事都不許哭,要硬扎一點,結實一點,方配活到這片土地上”。今日之言“愁”實則太淺矣拙劣之筆願君恕其吾之境界有待提高,才書學淺也,難再其如學術研究一般再“深究”也只得這樣先“草草收住”。但為之令吾振奮猛然一抬頭驚坐起這般言之:真實,真真實實也!“愁”實則心生也則坦然正視則迴歸本性於心才可了結消卻也。在這“青城”之中的三部曲實結也,但情未完註定刻骨銘心回首已是:

第三個年頭,吾眼中之“青城”依舊那般散發著生命的氣息,重新再登上那高樓感受這它的變化與發展,三年前那“綠色的長河”現“依舊那般散發著生命的氣息”總是令人每每熱淚盈眶,它依舊無私包容著每一個在這座城市中奔波的人們,依舊守護著每一個人的夢與想。我不知道還有多少悲歡離合要走,還有多少苦悶憂愁要度過,“舉一杯清水敬明月”,但這一杯我想敬詩和遠方獻給永遠的“青城”:

在陽光雨後

如此靜靜的等你

我是橫越三世滴落的雨露

閃耀的彩虹裡你定會走來

因為我懂

所以我等

沒有歸期,沒有傷悲

雲淡風輕地輕吟著:

我有一段愁,系我一生心,付我千行淚

堅守一段執著,系我一生念,付我三生情。

(一一估計是大學階段最後一次發散文,僅此送給與我有一樣之情感、心境以及喜愛我文字並一直默默支持我的朋友和同學們,懷著無比真誠的心謝謝你們,你們的情意我將永遠放心底唯有不斷努力好好做人,天天向上不斷積累學習才能對的起你們對我的期待!

《青城之戀二》

歲月流轉,惋若細沙從手心悄無聲息逝去,輾轉流年,深情凝望再回首,不覺然在這“青城”之中已渡過吾之人生重要時刻的二分之一。雖只是短短的一段時間卻走過了一段長長的路,雖自認為還是原來那個揹著行囊初來乍到的漂泊者,可當屢閱了悲喜交集甚至為之怒不可遏而惘然若失時,在恍惚與清醒的矛盾之中更加確定在這“青城”之中徹徹底底成了一個“孤獨者”。

成為“孤獨者”又如何?如果習慣了一個人的停停走走,習慣了風雨中獨行,習慣了那一種坦白真實到無可挑剔的不屑與誠懇,習慣了對所謂價值的否定和嘲弄到英雄末路般的不屈與無奈。因為習慣,一絲傲然又何懼孤獨又何曾能再究其?或許未免悲涼打心底裡不想孤獨,可既然孤獨和無奈怎麼都揮之不去那麼正像村上春樹般把玩之可也無妨。我在《青城之戀一》中寫到過這“青城”之中的綠色和散發的生命氣息是我唯一的寄託使我為之振奮足以撫慰我孤獨而敏感的心。《青城之戀一》或許已很感性有點熱烈的在拒絕驅使孤獨,可小小寂寞的城“斷送一生憔悴,只銷幾個黃昏”便足以衍生孤獨,在這“青城”之中活著的孤獨註定在所難免又怎能逃避?罷了,坦然面對以此再提筆寫下這篇《青城之戀二》繼續寫完上篇未完的孤獨。

“孤獨”究竟是怎樣的情境?常常一個人總是這樣苦想,原諒我無法明狀,但切切實實能感到它的氣息並一步步向它靠攏。我時常這樣想象:在這座城市最中央的最高處,只有我一個人倚靠在牆角看著這座城市的人來人往,燈紅酒綠,並吹著冷風,眼睛很疲倦,全身冰冷。旁邊有直接可以到達底層的樓梯,並且我知道只要一轉身走下去就能遠離那刺骨的寒風,可就是不願走開,也不願眨眼,情願在這“熱鬧”之中endure loneliness。當熱鬧是別人的,在這熱鬧之中我就已成了“孤獨者”。尋找一份安靜,一種遠遠的佇視在這熱鬧之中以應對內心最孤寂的孤獨又何不是一種把玩了?當所有的繁華與璀璨是別人的,在這繁華與璀璨之中我也成了“孤獨者”。尋找一份淡定,一種憤憤的不屈在這繁華與璀璨之中以應對孤苦綿愁又何不是一種把玩了?

雖然那是一種近乎合理的想象可又何曾不可哪怕遭受非議。一個人不僅僅因為獨處或與世隔絕太過空虛而孤獨,在熱鬧喧譁中在狡詐與偽善中又怎不會也伴生孤獨。特立獨行的潛意識總是立竿見影赤裸裸般感受到,被習慣玩弄甘願忍受卻如冰火兩重天般這份孤獨隔隔不入。原諒我對這份孤獨漸久愈濃,或許我只是習慣了一個人行走在這偌大的城市卑微的如蜷縮在某個角落,走走停停,熙熙攘攘中沉浸在思想深淵,耳畔如不聞任何聲響,眼晴如不見任何風景,若有所失,怏怏不樂處過眼雲煙又何戀其撩人之處?熱鬧繁華是別人的孤獨又何懼?

在這“青城”之中近乎“神經質”的認為自己是一個“行者”,或許勉強,我還是更願接受並承認我是一個“孤獨者”:驅體上的“孤獨者”!精神上的“孤獨者”!思想上的“孤獨者”!理想與現實的“孤獨者”!寫到這,面對這份孤獨如何把玩了?更何況對我這個“孤獨者”了是否能夠安然自得?鄙人只能由衷自愧。年少輕狂也罷,在這“青城”歷經太多坎坷與無奈難免不憂心如搗,惴惴不安,又怎敢信誓旦旦飽有聲勢的強力與勇氣,把玩孤獨性空也。或許孤獨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總讓人束手無策,鬱鬱寡歡,是努力認真與起伏跌落的衝突總讓人懊惱,責備不已。或許“孤獨者”常相信執著與信念是唯一堅持的驕傲,任性的以為已經“碎了”,不怕再“碎”,可久而久之的輾轉一路奔波的辛酸終要退去幾分應付紛繁世界的淡定與從容。再一次如“老夫聊發少年狂”般再說一次在這“青城”之中我是一個“孤獨者”或許我已不再有太多抱怨而長吁短嘆,至少這座“青城”還能夠包容我這個人接納我這一個“孤獨者”,讓我短暫的停下漂泊的腳步。在這座“青城”之中,聽其自然,世事的長河終要流往其應流的方向,而即便再竭盡全力,不該受傷的人也無由倖免。既然如此,坦然面對孤獨,接納孤獨又何嘗不是一種豁達把玩孤獨了?縱使傷心與不快在所難免,但應對,不必須最難過。孤獨不必須不快樂。或許得到的已經太多知足過後又何來傷痕累累對冠冕堂皇的所謂的否定與憎惡?歸去,已是罷了……

明天,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

昨日西窗晚雨,獨倚窗臺,看“青城”吹斷一夜涼風。杯酒茶香“青城”的寬容與仁慈已浸入肺腑,風雨飄搖中它的獨行堅守,自尊與傲骨再次震憾鼓舞著我的心,或許孤獨煩惱只是短暫的,奮鬥的決心和至美的善良是永恆的!試問多少哀愁似曾相識還復來?

明天,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

在這“青城”之中我無須隱藏直白的藏不住孤獨也藏不住落寞。身在這裡,接下來的日子不管今後如何重要,虔誠的心,不屈的信念終會有一天從“熱鬧”中領悟逃亡奔走去向遠方,在那高樓之上與這“青城”再心與心對晤!

一寫於2017.3.10下午

《青城之戀一》

記得張愛玲曾寫過一篇愛情小說《傾城之戀》,記憶深刻之餘由衷喜歡“傾城之戀”這幾個字,總感覺有種特別的吸引力由此心中一直有個念頭催促我寫下這篇《青城之戀》。此《青城之戀》與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雖一字之差但所抒所寫可謂是天淵之別。

我從一個小城市走出來,為了求學一個人揹著行囊經了長長的漂泊來到了豫章–現在腳下的這片土地。

從一個熟悉的城市初次踏入一個陌生的城市帶著少許恐懼之餘更多的是新奇感。每一棟樓房,每一棵樹,每一棵草映入眼簾都是那麼新鮮。畢境這是座大城市,高樓林立,車流不息,燈火通明本是見怪不怪但對於住慣了小城市的人來說算是一番大開眼界,不覺心生敬意。經了長長的漂泊在這座城市終於停駐腳步,如釋重負的放下了所有的揹包行囊,暫且放下了離開故土時親人的期盼,開始融入這個城市。開始吃這裡的飯睡這裡的床,開始坐這裡的車,開始走這裡的街道,開始觀賞這裡的風景。對一個陌生的城市,熟悉往往從許多開始而開始。瞭解這個城市也正是源於許多的第一次許多的開始。之所以在這座城市是因為求學,雖其大多數時間都在校園但偶爾也喜歡走出去感受這座城市的各種氣息領略這座城市別樣的不同。一次次的外出感受總有不同總是帶著獵奇的心理搜尋著這座城市所不知道的角落,努力拼湊著關於這座城市所有零星的記憶,但又疲累於行走,路程的舟車勞頓。對於我來說還是沉迷於這座城市高大的建築物喜歡以仰視的姿態發出的驚奇感和其間冒出的各種幼稚。

當真正某一天爬上一座高樓俯視這座城市它卻以另一種形式把我再次深深震憾。我看到了無數的高樓與綠色的樹木。如果說高樓是主角是時代的象徵,那麼高樓周圍像綠色長河般的樹木則是完美而又不可或缺的陪襯是自然與現代最和諧的交融。獨倚高樓俯視這座城市我驚奇於那些綠樹。平時穿梭於這座城市只是知道這座城市樹還多,在街道兩旁看起來似乎稀疏平常。可當真正站在高處俯視那霎那才發現它們奇蹟般的如河流串聯在一起,高低錯落有致,百轉千回,湧動著綠色的浪流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將整個城市圍籠其中,如詩如畫,慷慨無私給這座城市生機給這座城市活力,富予這座城市自然氣息。面對此情此景這座城市怎麼稱不上是一座“青城”呢?如果這座城市高大的建築物充滿的時代氣息給我震憾的感覺,那麼這座城市的綠色帶來的自然氣息給我的則是一種極美的感受,就像是一見傾心的戀人。從真正見到這座城市最美的綠色開始,這座城市儼然在我眼中已是一座“青城”,讓人激動,給人希望,更給人力量讓人值得依戀,記憶。我不知道這座城市還有多少美我沒有發現,我也不知道這座城市究境有多少缺陷但正如劉墉先生所說“美若沒有幾分遺憾,如何能有那千般的滋味?”我就戀上這座城市的綠色,因為戀上這座“青城”即使這座青城還有許多未發現的美,即便發現了但我仍然確定還是隻愛這一點哪怕在這個城市孤獨而無奈,始終忠貞不渝又有何意議而不可呢?

戀上這座城市我就只有這個小小的最唯美的理由或許普通或許簡單但這個小小的理由足以讓我振奮遺忘所有煩惱苦悶與不快,支撐著我繼續前行。有人說因為她或他戀上了這個季節,而我只想說因為綠色的生命氣息我戀上了這座城市。愛或許不需要太多理由,愛的一方面與被愛的那方面總有某一樣讓人死心蹋地般虔誠守護,珍藏永遠。

從一座城市來到另一座城市總是有多種巧合。恰好是這個時間恰好是這個地點,冥冥之中好像一切自有安排。於千萬座城市之中遇見你現在所在的城市並在這裡生活,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句:“緣分嗎”?是緣分也罷不是也罷,已經停留在這個城市。穿梭在陌生的城市,走遍這裡的零零碎碎,總有人帶著喜怒哀樂,在某一個時刻忍耐著孤獨無奈。城市偌大,過眼繁華之處是雲煙也罷,但總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安靜的沒有聲音沒有絢爛的燈火那就是疲累於這座城市繁華之後孤寂的心。原諒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在這座“青城”之中有一顆孤獨而又敏感的心。

或許一個人難以改變一座城,但一座城足以包容一個人。不管高興失落與否懷著感恩的心我要感激這座城市能夠包容我這個人讓我停靠在這裡生活。同時感激於這裡的綠色緩解著我漂泊已久疲憊的心。一個人的城市如果習慣了孤獨則談不上快樂,但幸慶總有一點值得留戀的地方那就是綠色,散發生命的自然氣息。戀上這座“青城”也許是不經意間的無聲無息,或許已當作生命裡最重要的地方之一隻是我早已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憂傷!

寫於2016年3月6日

龍安劍:青城之戀三步曲,舉一杯清水敬明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