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資訊:如何讓共享出行更安全,區塊鏈技術有望解決潛在出行風險

如何讓共享出行更安全,區塊鏈技術有望解決潛在的出行風險

滴滴出行的惡劣事件雖然早已平息,但是出行安全問題,仍然擺在我們面前,即便提供出行服務的平臺,增加更多的安全措施,但是人的素質是最難控的因素,人的情緒表現也無法掌握,因此真正的解決共享出行安全,似乎也遙遙無期。

有人說,出行安全可以依靠提高自保能力來解決,但是我們的自保能力等級需要達到多高才能真正的讓自己更安全?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這種方式顯然也不是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安全機制的基本內容就是事前控制,即提前的預估安全風險,出行安全涉及了乘車人、駕乘者、駕乘路線等等,依靠常規的互聯網技術手段顯然無法實現多種因素的集中化控制。

傳統互聯網技術無法準確的控制信息的安全,即便在線上確認了車輛和人的身份信息之後,這些信息在線下執行時,也容易出現不準確的情況,因為人本身就是一種不穩定因素。所以建立信息安全共享機制,採用分佈式數據存儲的方式,或許可以有效的解決出行數據信息不準確的大問題。

微資訊:如何讓共享出行更安全,區塊鏈技術有望解決潛在出行風險


區塊鏈技術能夠在共享用車平臺中,建立“智能合約”機制,即,每個平臺註冊者都會擁有一個數字身份,這個數字身份就是一個個的“區塊”,這些區塊數據鏈是無法被篡改的,且只有唯一的識別方式。同樣,基於這樣的智能合約框架,每個運營車輛,會根據車輛車架號、行駛證、車牌等相關信息,形成獨立的數據標籤,每個車輛駕駛員,都會與車輛的相關信息進行綁定,最大限度的防控註冊車輛與註冊駕駛員身份不符的情況。

在乘車環境中,網約車客戶,可以使用智能設備掃描車輛數字身份,從車輛的數字身份中,瞭解這輛車是否是自己預定的車,仔細的對照信息明細,如果有一項不符,就應該拒絕搭乘。基於分佈式數據存儲的管理形式,該信息為節點儲存,任何一方都能夠監控數據信息的準確性,駕駛車輛的數字身份不僅會提供給乘車用戶,也會隨時的共享於交通部門、執法部門系統,及時的防控不安全問題的發生。比如對於一些經常違章的車輛以及被舉報的車輛應予以取締。

另外,基於區塊鏈識別碼,也可以實施的最終網約車的行蹤,瞭解其行車路線,如果行車路線與系統的既定路線出現偏離,則平臺應該及時的聯繫乘客或司機,確保司乘雙方的人身安全。集合與比特幣安全性的區塊鏈技術,在應用於車輛與乘客信息追蹤時,也會盡可能減少一些惡意軟件或黑客篡改信息。

區塊鏈是算法、P2P網絡、數據庫、分佈式存儲、密碼學等技術的集大成者,從這些特徵來看,不難預計,區塊鏈技術必然會在更多的領域發揮效用,比如政務領域,安全領域等等,該技術將會慢慢的改變現有的互聯網運營規則以及人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