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爲「手機控」,嚴重影響生活學習怎麼辦?


孩子成為“手機控”,嚴重影響生活學習怎麼辦?

現在手機等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很多孩子也開始成為“手機控”,小小年紀便不能離開手機了,時時捧著自己或者爸爸媽媽的手機看、玩。

吃完飯刷手機,做完作業看手機,沒事幹也看手機。讓他少玩一會兒,希望他主動放下手機,但是每次都是答應得很好,最後還是要在罵聲中放下手機。

當孩子因為玩手機而作業拖拉,影響學業,該怎麼辦呢?

廣州聽說吧兒童心理諮詢為您解讀:

孩子迷戀手機在現代家庭中比較常見,很多孩子小小年紀便擁有了自己的手機,有的是父母用過的舊手機,有的是父母給孩子買的新的高端手機,甚至有些孩子初中就已經用上了蘋果等價值不菲的手機。

因為對使用手機缺乏一定的控制,很多孩子成為“手機控”。花費過多的時間在手機上,影響了學業,也影響了身心健康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擺脫對手機的依賴,但勸說、控制、懲罰或鼓勵往往無效。

其實,要想讓孩子減少使用手機,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迷戀手機的原因是什麼,才能正確有效地去引導孩子。

孩子迷戀手機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探討,再找出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1、孩子情感空虛,只能與手機為伴

現在家庭中孩子多為獨生子女,放學後沒有小夥伴可以陪著玩,在很多時候他們都是一個人獨處。回到家中,如果家長忽視了陪伴孩子玩樂、分享快樂與煩惱,那麼很容易導致孩子內心感到空虛,產生孤獨感。

於是他們需要通過藉助其他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找點事情讓自己不感到那麼空虛寂寞。零食、電視、網絡便成了他們最好的陪伴者。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爸爸媽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跟孩子互動的情況,看一看日常時間安排的是否合理,能否創造一些時間給孩子,

多和孩子交流、聊天,瞭解孩子的所見所聞,瞭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傾聽孩子心聲、多疏導孩子情緒。親子溝通不求時長但求方式方法和效果。

孩子成為“手機控”,嚴重影響生活學習怎麼辦?

2、家長忙碌的時候,用手機敷衍孩子

現在生活節奏快,家長也有更多事情要去做,有的家長在忙手上的活兒,沒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機塞給孩子,讓他自己玩,這樣家長就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這樣的做法不但助長了孩子玩手機成癮,還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因為要忙所以才給我手機玩,那下次他們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機玩了。

如果家長要做事,沒有時間陪孩子,在孩子央求陪伴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說明情況,並告訴他可以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亦或者來做小幫手。這樣既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體貼他人,同時也讓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孩子成為“手機控”,嚴重影響生活學習怎麼辦?

3、孩子提出要手機時,家長的回應不夠堅定

給還是不給,決定權完全在於家長,如果考慮周全就應該堅決行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讓孩子使用手機,什麼樣的情況下堅決不能給,這一點必須慎重。

有些家長雖然知道在這個事情或時間段不應該給孩子使用手機,但孩子一磨一鬧,又妥協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在這方面孩子摸透了家長的處事規律,知道家長最後一定會妥協的,便會不斷使用這個手段。

當孩子提出使用手機時,家長的回應需要謹慎和堅定。跟孩子明確規定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適當使用,在什麼情況下堅決不能給。

假如為了激勵孩子按時做完作業或者完成大人交給的任務而給孩子玩手機,也應該事先商議決定,避免孩子為了達到玩手機的任務而行動。

孩子成為“手機控”,嚴重影響生活學習怎麼辦?

4、家長不能高估孩子的自制力

對於玩自己感興趣的事,每個成年人都很難自控,何況一個孩子。當他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家長喊停止,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

這種痛苦可以讓他們不惜餘力來與家長抗衡。所以,讓孩子乖乖放下手機,不玩或少玩手機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孩子的自制力本來就在發展中,家長在這方面給予過高的期望,挫敗的只能是家長自己。

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親子約定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控制時間,增強時間觀念。

比如家長可以這樣問:你決定玩多長時間,10分鐘還是15分鐘?一般孩子都會選擇15分鐘,那麼你可以補充一句:“如果你能在計劃的時間內結束遊戲,我決定多加你一分鐘,你覺得如何?”最後不忘加一句“媽媽相信你能做到”。

當孩子能夠在約定的時間內離開手機,那麼家長就一定要兌現承諾,如果他沒有做到,也不必凶神惡煞,直接說:“時間到,手機放回去。”如果孩子央求說再玩一會兒,你也應該堅決,並明確能夠守約才可以獲得加一分鐘。

在這裡,建議家長教會孩子關注時間,學習用時間約束法來調整自己的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