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过往的声音,如同打开时空之门的钥匙。每当宁静时聆听,总觉得时光回溯,星月倒转,在声音的指引与牵系下,置身于那段历史尘烟中,而一切鲜活如昨,如伊人在前,向你伸出手指,触摸可及……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泱泱数百年豫剧发展史,也是一个吸纳历代艺术之长、遍取诸多声腔之精、融会无数名家表演特色,紧跟时代发展、变革、沿袭、积累的过程。从土生土长的“梆子腔”到盛行神州大地的河南豫剧,她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也历经了无数风雨冲刷、历史沿革。作为豫剧重要声腔之一的豫西调,在数百年沧桑中,也渗透着本身的巨变和质跃。

此刻耳边响起的这段录音,是豫西调奠基人王二顺的传世绝响《杨金花夺印》中的一段,斯人远去,那淳朴工整的行腔、刚柔相济的曲中之情,仿佛穿过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响彻在耳边。令人不禁想起豫西调在岁月流变中的过往沧桑……

沧桑流变靠山黄,

豫西调的前身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 ♪~♬..♩

作为豫剧重要声腔体系之一,豫西调的发展也同样经历着一波三折的历程。其中最重要的变革,便是从靠山黄到豫西调的质变。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 ♪~♬..♩

据资料可考,靠山黄大概形成于公元1736年到1796年,流行于河洛一带的“十字调”梆子腔与传布在伏牛山麓俗称“靠调”的“靠山黄”相结合,便形成了这种“一句唱词唱三次,下三次鼓簧,两次重复去词,短句靠在长句上”的靠山黄。靠山黄最早多流行于豫西地区,在宜阳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临汝县、汝阳县等地多有踪迹,著名戏曲史学家冯纪汉先生在专著《豫剧源流初探》一书中把靠山吼作为豫剧西府调形成的基础。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 ♪~♬..♩

王二顺是靠山黄的重要传人,生长于靠山黄根脉——嵩县,自幼谙熟靠山黄演唱规律,靠山黄流经血液,已经铸成内心的魂。因此,从他留下的录音中,在某些行腔和落音的细节之处,我们仍能找到靠山黄的一些影子。未唱先讴、唱中插讴、句末跟讴,这些鲜明的演唱特征如今早已难寻踪迹,生逢变革时代的王二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要面对豫西声腔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了。

♫. ♪~♬..♩

《杨金花夺印》,

靠山黄到豫西调的嬗变硕果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 ♪~♬..♩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板胡逐渐登上豫剧主弦伴奏的位置,靠山黄也沿用此革新,改皮胡为板胡,板胡弦声音高,为了适应板胡伴奏,很多原本优秀的须生演员练坏了嗓子,只能改行或远走他乡,功力深厚的靠山黄艺人王二顺、乔文朝、胡发生等,根据主弦要求调整嗓子和发声,逐渐形成了真假结合的发声方法,顺利通过历史的优胜劣汰,成为靠山黄到豫西调转变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 ♪~♬..♩

王二顺所经历的声腔变革是一场巨大的革命,但也为豫西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这段字正腔圆、咬字有力、运腔沉郁、刚柔相济的唱段中,我们体会到“传统豫西调的行腔尾腔向下低落,尾音都落在调式主音1上,声腔骨干则由1 6 5 3 1 五音构成”的神韵和品之不尽的味道。也被这低回婉转、沉郁顿挫、真腔真意,十分动人心肠的感情所感动。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 ♪~♬..♩

这段录音的录制时间是1959年,彼时王二顺正值盛年,因此较能体现他的艺术水平。从真声到真假结合,高低舒如,转换自然,淳朴不失雅致、刚劲仍有婉转,这便是豫西调的魅力所在。低回顿挫的“下五音”在他的口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所以这出戏既是王二顺的代表名作,同时也是豫西调传统老戏中的经典剧目。

♫. ♪~♬..♩

从“靠山黄”到豫西调——豫西调名老艺人王二顺《杨金花夺印》

♫. ♪~♬..♩

作为豫西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素来以戏路宽广、文武不档“五把插”之称享誉舞台的王二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嗓音宏亮,音域宽厚,以刚柔相济,韵味悠长传世。这出留下传世录音的《杨金花夺印》,不仅是他声腔艺术的代表,更是豫剧豫西声腔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缩影、成功”转型“的硕果。

斯人远去,唯有真声传世,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如今听来,仍有余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