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房價現在是全民話題,龐大的房地產產業鏈對我國經濟確實是起到了很大拉動作用,但是與此同時帶來的是經濟生態結構的破壞和詬病。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與我國房地產的瘋狂相比,日本房地產更甚,當然與日元升值有很大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房價雪崩後,一直處在陰跌綿綿的走勢。房價對日本經濟的打擊,近二十年還在持續。

前段時間土耳其里拉的崩盤,很大程度上,也是房價泡沫造成的。埃爾多安修憲後,為了積累政治資本,他的做法簡單粗暴,就是印錢。放水一方面流入基建,另一方面就是房地產。

縱觀歷次經濟危機,我們可以發現,危機往往再經濟發展最繁榮時爆發,繁榮包含了危機的先兆。

在泡沫經濟下,即使價格已經很高,由於需求旺盛,大多數市場主體仍然預計價格會進一步升高。雖然供求決定均衡的價格與交易量,但在邏輯改編後,就會出現價格越高、需求越旺盛的非理性結果。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我國城鎮化率四十年提升了40%,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9%到現在接近60%,這是個卓越成就。不過城鎮化經過這麼多年快速發展後,速度放緩是現實,這也改變了供求關係。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人口結構的改變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供求關係。九十年代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最為嚴厲的時候,而當前購房主力軍就是90後,購房需求還會繼續銳減。

高房價最大危害就是破壞了經濟生態結構,這個是從根本上改變和影響,而且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其一、炒房經濟。近年政策下,房價不僅幾乎沒有下跌,而且一路飆升。房子成了硬通貨,買房就是賺錢成了紮根的思想。而“炒房潮”帶來的暴富心態改變,炒房成風,房子成了投資品,已經了社會病態。而另一面,高房價毀滅扼殺年輕人的夢想,這才是可怕的。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其二、打擊工業。在房地產繁榮的背後是實體制造業的窘境,和很多實業報國的企業家夢碎謝幕。以山東為例,近年天業集團、中融新大集團、山東晨曦集團、永泰集團先後破產重組清算。外資撤離,企業搬遷是近年常態,與房地產繁榮相比,製造業如墮冰窟。導致做實業的,跑去炒房,造成了“實幹誤國,房產興邦”的病態。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其三、房地捆綁。房地產企業的擴張,使地方政府更加依賴賣地收入。在地方債務高企的情況下,依靠稅收已經難以支撐地方政府龐大債務,而隨著土地價格上漲,間接催動了房價上升,這是一個閉環。國家近年一直在調控房價,但是沒有地方政府的配合,並沒有有效控制。不靠稅收,依賴土地財政,已經是地方政府通病。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當前房地產企業高負債率高運轉,債務即將到期,銀行授信收緊,利率上調,使房企融資壓力驟增;隨著房地產市場降溫,房企回款速度緩慢,將會出現一波違約潮,這也是上篇文章房地產風險的一部分。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去年,萬達、融創、富力637億三方交易,刷屏網絡,劇情一波三折,還有摔杯子傳聞。萬達割肉賣身的背後說明萬達債務問題已經火燒眉毛,而之後,萬達也是一路賣賣賣,不過是海外資產。關於小目標先生的負面消息更是接踵而至,魯豫採訪的魔力成謎。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房地產風險帶來的是家庭負債率、槓桿率逐年攀升,相對老一輩喜歡攢錢,80後和90後超前消費普遍,國人的財務狀態,也已經從“怕欠債”轉變到“高負債”。據調查結構統計顯示,我國家庭債務佔GDP比重為48%,家庭槓桿率50%以上。

房地產風險帶來的另一面是銀行的危機,現在銀行沒錢了。隨著炒房和各種高利率產品橫行,銀行存款流失嚴峻。而當前房價在高壓政策下,一旦出現炒房者違約或者房企違約,將給銀行帶來巨大債務危機。2015年我國推出《存款保險條例》,允許銀行破產。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背後,高房價帶來哪些問題?

對於房地產風險隱患,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次發聲與以往調控聲音有很大不同,就是堅決遏制,在房地產泡沫已經到風險邊緣下,地方政府如果再搞小動作已經沒有太多餘地。8月28日,發改委再次發聲: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問題。

目前看,房價短期內高位調整為主,小幅回落為輔。賣方市場已經收緊慢慢鎖死,不會出現雪崩,最好的結果也是市場慢慢消化高房價。畢竟剛需是存在的,不過不要抱有房價下跌後抄底想法,箇中原因可以參考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