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爲什麼會輸?你從慈禧與明治天皇的2個細節對比過嗎?

相信大家都瞭解1894年清朝與日本進行的一場殊死大戰,甲午戰爭,這場戰爭的失敗致使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得各國列強對中國的分割成為了可能,讓清朝政府陷入了割地賠款的死循環中,也為後來日本侵略中國,埋下了伏筆。

甲午戰爭為什麼會輸?你從慈禧與明治天皇的2個細節對比過嗎?

甲午海戰

相信一直以來大家都對甲午戰爭的失敗眾說紛紜,但是小編想說的是就算那次甲午戰爭打贏了,也會有第二次甲午戰爭,第三次甲午戰爭的失敗,因為一個國家的腐朽與興旺,往往在於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的決策,今天小編就從2個小細節對比一下慈溪與明治天皇。

甲午戰爭為什麼會輸?你從慈禧與明治天皇的2個細節對比過嗎?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在倒幕運動之後,就一直對改革十分上心,在他發動明治維新時,日本的地域狹小,土地資源貧困,沒有過多資金對購置戰艦,日本是一個島國,急需發展,就必須需要足夠的軍力來保證自己,所以明治天皇發動了從上至下為海軍籌錢,他每年從內庫中拿出30萬元帑銀,用於海軍建設。而這,已經超過了皇室開支的十分之一。此舉帶動日本政府和議員主動獻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艦,其他公務員也捐出薪俸的一成用於海軍發展。

甲午戰爭為什麼會輸?你從慈禧與明治天皇的2個細節對比過嗎?

舉全國之力購置的戰艦

但僅僅是這些仍然不夠,明治天皇在1983年——甲午戰爭爆發的前一年,甚至乾脆用餓肚皮的方法,一天只吃一餐,給他的文臣武將起“帶頭作用”——當前線那些飢寒交加的日本軍人,得知天皇每天僅僅吃一餐飯的時候,人人涕淚橫流,呼號喧囂之聲滿營這一舉動甚至使日本民眾也接近瘋狂。當時的記錄顯示,一天只有20錢的勞動者捐獻10錢,連給小孩壓歲的幾個銅板也用布包好後貢獻出來,完完全全變成了全民捐款運動。

而當時的晚清政府恰恰相反,光是慈禧的一頓普通飯菜,就足足有上百道,甚至對外傳聞,慈禧太后每天伙食上的花費就有一萬兩白銀,這是一個什麼數字呢?當時“鎮遠級”的超級戰艦才110萬兩一艘,也就是說慈禧光3個月的吃飯錢就足足可以購買一艘戰艦了,甚至只要她今天少吃一點,就夠一艘戰艦一個月的保養和維護費用了。

甲午戰爭為什麼會輸?你從慈禧與明治天皇的2個細節對比過嗎?

慈禧太后正在用膳

慈禧甚至在甲午戰爭爆發,軍費不夠用的時候,仍然大擺筵席,慶祝她60歲的生日,這個生日整整吃了700萬兩白銀,吃掉了整個北洋水師的軍費,導致了甲午戰爭無炮彈可用,導致了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據說當時到日本去的中國人不少,有人帶回了日本天皇靠牙縫裡摳肉來供養海軍的見聞,在京城裡居然被傳為笑談。人們說:“東洋小夷,畢竟是東洋小夷,這麼幹,也不怕讓人笑話!”

讓人笑話,丟一國之主的臉面,似乎是非常可怕的;唯一不怕的,就是沒有海軍,沒有國防,沒有主權和尊嚴——這,就是上一世紀大清國慈禧的政治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