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曾經的列強搶著簽,看著真解氣

新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曾經的列強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近代的中國由於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綜合國力嚴重落後於世界列強,最終被迫打開了國門,簽下不少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些條約要麼賠償鉅額財款,要麼割地租地,曾讓無數國人感到氣憤填膺,但有無可奈何。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正所謂弱國無外交,當時的中國註定要成為列強所欺凌的對象。

新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曾經的列強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但是新中國成立後,其綜合國力也在不斷壯大,經濟實力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於是就有人調侃新中國對外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但這個條約並不是有損我國利益,反而是為我國在全世界起到宣傳的效果,同時也中國帶來巨大的利益。

大家都知道,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800萬年之久。大熊貓曾是肉食動物,但因為退化的緣故,現在進食竹子為主。而全世界只有中國境內才有大熊貓, 而且數量非常稀少,還不到兩千只,所以大熊貓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新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曾經的列強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西方國家的人第一次看到大熊貓還是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當時法國有個叫阿爾芒·戴維的神父來到中國四川考察,在路上看到一隻大熊貓,他感到十分好奇,於是在當地人的配合下捕捉了一隻大熊貓,打算運回法國。但沒有想到大熊貓卻在運送途中死去,神父只好將其遺體制作成標本,在法國境內展覽。西方人看到後大吃一驚,他們根據大熊貓的外表特徵,將其起名為“貓熊”。

新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曾經的列強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到了1936年的時候,美國服裝設計師露絲·哈克利斯為了完成丈夫的遺願,特意來到中國四川,將一隻熊貓幼崽捕捉後偷運回了美國。一時間,美國整個社會都轟動了起來,而露絲·哈克利斯也成為人們口中時常談及的對象。但這隻漂洋過海的大熊貓僅僅在美國存活了半年就死亡,因為美國人根本不瞭解這一動物,不懂得如何飼養。

新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曾經的列強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這也引發了歐美地區的“熊貓熱”,很多西方人都在大熊貓身上看到“錢景”,於是來到中國捕捉大熊貓。中國進入民國時期,由於忙於抵抗日軍入侵,並沒有精力顧忌外國人來華捕捉大熊貓的現象,當時美國就從四川地區帶走了9只大熊貓,而英國也趁火打劫,帶走了6只大熊貓回國。

新中國成立後堅決禁止捕捉大熊貓的現象再度發生,因為隨著運輸到國外的大熊貓陸續死去,當時的大熊貓又只有中國擁有了。但還是有很多國家希望能獲得大熊貓,而中國也順勢開展了“大熊貓外交”,在1957年到1982年這段時間裡,分別對日本、朝鮮、英國、美國等9個國家送出共計23只大熊貓。

新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曾經的列強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少國家都希望租借大熊貓以作為科研用途。其實大家都知道,大熊貓的租借不僅是科研目的,還夾雜著利益成分,不單止租借的國家受益,中國也能受益。不過大熊貓的租借可沒有那麼簡單,它之所以被稱為不平等的條約,是因為提交租借申請的國家需要通過層層篩選,必須考察該國氣候、動物園環境、糧食(竹子)等條件是否複合條件,而篩選的時間也相當長。

除此以外,租借大熊貓的國家不僅需要支付高額的租金,而租借的熊貓所有權也歸中國所有。在異國出生的大熊貓幼崽必須在4歲前還給中國,如果幼崽死亡的話需要罰款,而租借過去的大熊貓如果死亡,也是需要罰款的。租借熊貓的國家還要為大熊貓種高質量的竹子,如果大熊貓不吃,那就從中國進口過去。而大熊貓就算生活在異國,在過生日的時候必須進行抓周等中國傳統習俗。

新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曾經的列強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儘管條件如此苛刻,但曾經的列強還是搶著籤這一“不平等條約”,比如南非就已經申請了20年,至今因為其國內氣候的關係,沒能通過而繼續申請,這一現象讓人看著真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