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枫桥夜泊,寒山古寺的清远意境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使之闻名于天下。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大雄宝殿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正中供如来佛坐像,左右立阿难、迦叶近侍。两侧沿墙列坐明代鎏所铸的金铁罗汉十八尊,神态各异,是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佛像背后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画像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被头散发,憨态可掏,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的真迹。

寒山寺钟楼上现在悬挂的铁钟是清代江苏巡抚陈葵龙重修寒山寺时,为保存古迹,仿旧钟式样铸造的,钟高1.2米,直径约1.2米,重约2吨。每年除夕的夜里,都要把这口钟敲108下。第一种含意是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108,即回顾旧岁,迎接新春;第二种含意是表示对佛门108位长老的怀念;第三种是说一年中有108个烦恼,所以敲108下钟声,就可除尽所有烦恼。


这里五百尊罗汉,都是香樟木雕成的镀金罗汉,是清代雍正年间的文物。五百罗汉就是释迹牟尼的五百弟子。罗汉能达到这样三个境界:一、不受生死轮回之苦;二、不贪,无烦恼,永远进入涅盘状态;三、受天人供养。在罗汉堂中央矗立着一尊观音铜像,高2.5米,重1.5吨,是由日本宗教画院、日本禅宗画家协会赠送的,于1995年落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

楼上秘藏珍贵佛经,楼下供奉着状如和合二仙、真人大小的木质全身寒山、拾得雕像,敞襟袒胸,相视面笑,栩栩如生。寒山手持荷花,拾得捧着方棱圆口净瓶,一"荷"一"瓶",取其谐音"和""平",意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百年好合。

寺内有一稀有的太湖石巨型灵璧——观音峰,堪称“姑苏之最”。此石高达7米,重约35吨。因“玲珑剔透、琉璃娟秀、姿若观音临驾,慈态善容、风韵万种”而得名。“观音峰”三个字由长老性空大和尚题写。

普明塔是“一寺标帜”,是塔院的主体建筑,是寒山寺的最高点。历史上塔院曾经三遭毁坏。1996年10月30门,寺院举行“宝塔竣工暨佛像开光仪式”,从此寒山古寺:又有了崭新的“一寺标帜”。性空方丈慨然赋诗:“六年筹建三年就,八百余回亿万户。心血用空唐塔出,五层藏瑞十方成。”


江村桥位于苏州枫桥景区内,为单孔石拱桥,建于唐代,清康熙四十五年由当地人程文焕发起募捐重建,同治六年重修。拱桥位于寒山寺照壁前偏南,1984年,苏州市政府拨款整修,并列有《重修江村桥记》。江村桥东堍有南北侧引桥,石桥栏间用砖封砌。其与枫桥相望,对愁而眠;拾阶而上,闻钟听风。

自《枫桥夜泊》问世,历代文人墨客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据《寒山寺志》载,《枫桥夜泊》诗的第一块诗碑,为宋代王硅所书。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刻于石上,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光绪三十二年,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现代的张继书写了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