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財經網小編和陸金所員工口水仗的所思所想

围观财经网小编和陆金所员工口水仗的所思所想

前天財經網官微發佈了一條微博【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90關口 續創8年新低】,在討論時小編指出人民幣匯率下挫與美聯儲加息迫近及當選總統特朗普未來經濟政策有關,隨後引來了暱稱為“陸金所李琳”的用戶質疑“財經網小編不學無術把無知當有趣臉皮真厚。美元人民幣匯率和加息有屁的關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是因為中國拋售美國國債。財經網對財經一無所知,有意思!”。說到這位財經網小編,那可是財經媒體中的一股泥石流啊,嬉笑怒罵無所顧忌、戲謔暗諷無出其右,更兼一手撩撥粉絲的技法,因常常使用蘋果6s手機發微博故而一眾粉絲親切稱其為“6s小編”,遇有社會熱點和財經新聞直呼6s小編解讀。

圍觀財經網小編和陸金所員工口水仗的所思所想

很明顯,人民幣最近連連突破諸多關口引發持續性貶值擔憂確與美聯儲十二月加息預期急劇升溫密切相關,這個本無爭議。至於“陸金所李琳”提到的我國拋售美債一事,從新聞媒體披露的數據來看,在過去的12個月內,全球各國美債拋售量超過2000億美元,中國拋售的最多,9月共賣出281億美元,持有量降至1.16萬億美元,不過仍是美債的最大持有國。除了加息預期原因外,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大搞財政刺激的可能性加大,市場對於美國加大美債發行量的擔憂加劇。因此拋售美債是應對資本外流、穩定匯率的舉措,而非“陸金所李琳”以為的中國拋售美債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也難怪網友紛紛評價“陸金所果然是賣P2P的,只需要肉肉和口水。”、“陸金所有此等人才,看來也開不久了。”、“你管不管你家花季少女@陸金所官方微博 不懂千萬別瞎噴啊”。圍觀的網友多了,這位陸金所小粉紅抗不住了,索性將暱稱改為“萬達影城李琳”。可是,查看微博個人信息卻發現,這位2012-2014年在陸金所北京分公司理財部工作,2014至今在SOHO中國預算部工作。

圍觀財經網小編和陸金所員工口水仗的所思所想

至於這位李琳是不是陸金所員工這裡無法求證,其大放厥詞並言之鑿鑿不僅暴露了自己知識上的缺陷,也連帶殃及了自己老東家。奉勸這位以後謹慎發言,不然不僅貽笑大方,還會坑死自己的僱主。

類似的爭議不僅在微博這個輿論場天天發生,在網貸第三方論壇也是。網貸第三方給投資者之間提供了較好的信息資訊、投資服務、風險教育和溝通平臺,大量認知不一、背景殊異的網貸參與者進入論壇發聲,產生意見分歧在所難免,但不辨是非、只認站隊的風氣在論壇中大量存在,比如某速貸事件,比如某投資事件。社會生活中的偏狹和暴戾之氣充斥在金融投資領域總不是什麼好事,迷失在自鳴得意、以為掌握真理的幻覺中,局囿於狂躁盲動的情緒之中,怕是無法在需要謹慎理性的信息過濾和投資決策中做的多麼好。

在網貸第三方中意見領袖(也即KOL)的作用和影響力是無法忽視的,意見領袖憑著專業知識、從業經驗、信息優勢為廣大投資者在風險教育、知識普及、前瞻判斷、輿論引領方面貢獻頗多。但是正如前面所言,意見領袖也是來自不同背景、水平參差有別、個性迥異,那麼落實在其發言行文中自會給人不同的感覺和收穫,至於部分意見領袖自發或者聯手其他利益相關方精巧佈局、坑害投資人的事例更不必說。而有部分小白或者盲目的投資人迷信權威,對網貸和金融常識不求甚解、不去學習,在資金髮生損失後埋怨咒罵、散佈個人情緒,讓人很是無奈。

我們要說的是,金融投資從來都是個人的事,獨立決策、風險自擔應該是起碼的認知。意見領袖無法替代你投資,所有投資信息的蒐集過濾整理、所有判斷選擇的艱難、所有對不確定性的擔憂都得由自己承擔和經歷。當然,別人的意見可能提高決策效率,但是幻想不勞而獲、盲目追隨只會滋長自己的思想懶惰,這無益於任何投資。

時下都喜歡碎片化快餐式閱讀,往往會對於網貸第三方中的言論缺乏整體全面的認識。因此,投資人應該重在分析其邏輯,如果邏輯錯了或者牽強,那事實和結論方面就沒必要在意了,比如“一年後將有99%的平臺被淘汰”、“只有1%的平臺能夠持續盈利”,這些估算或者模糊的前瞻判斷不必當真。行業認知和投資方法網上都可以學習掌握,都可以實踐檢驗,考驗投資人的往往是在信息冗餘中清洗篩選、抽絲剝繭的能力。

Kangaroo

眾易貸品牌運營,關注金融和科技互聯網的那些人與事,(ID:moyuerfinan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