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酒精亦是灵感 是酒鬼亦是作家

对文学传记作者来说,纵酒狂饮是天赐的好运——可以借这个机会在诚挚的心理分析的伪装之下去陈述那些骇人听闻的轶事。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李白,曹植、陶谢、鲍庚、李杜、韩柳、刘白、欧苏、陆辛…

是酒精亦是灵感 是酒鬼亦是作家

那么国外文学史上又有哪些嗜酒如命的作家呢?

是酒精亦是灵感 是酒鬼亦是作家

杜鲁门·卡波特

是酒精亦是灵感 是酒鬼亦是作家

“我是酒鬼、我是吸毒者、我是同性恋、我是天才。即便如此,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提到卡波特,那就必须想到的是《蒂凡尼的早餐》和奥黛丽·赫本,是2006年冲击奥斯卡的影片《卡波特》,又或者是卡波特代笔哈珀·李完成《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传闻。

1966年,卡波特的巅峰之作《冷血》问世,收获了名望与金钱的卡波特更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之中,他举办盛大的化装舞会,在电视上频频露脸,不停地透露自己下一步写作计划,却没有东西出来,并公开承认酗酒吸毒的嗜好;因为写作涉及到名人隐私,他很快被上流社会所抛弃。晚年的卡波特荒淫纵欲而不知节制,1984年因用药过度猝死于女性友人家中,享年59岁。

是酒精亦是灵感 是酒鬼亦是作家

欧内斯特·海明威

是酒精亦是灵感 是酒鬼亦是作家

“不用去理会那些教堂、建筑或城市广场,如果你想了解一种文化,就去当地的酒吧里坐一个晚上。”

欧内斯特·海明威可谓是现实版的阿刁,命运多舛,代表作是《太阳依旧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

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拿过诺贝尔文学奖,身上中了230多块弹片,肺肝脾破裂,两次飞机失事,十多次脑震荡,得过十多种严重疾病,三次离婚,四段婚姻……而这一切都没有打败这位硬汉作家。爱情,斗牛、拳击、钓鱼,海明威在努力生活,也在努力喝酒。现代社会的一切秩序都与他相悖,但人们仍然尊他为偶像。

是酒精亦是灵感 是酒鬼亦是作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

是酒精亦是灵感 是酒鬼亦是作家

“我真的是个酒鬼,就像我是个作家。我需要喝红酒才能入睡。早晨,我喝了咖啡后会喝白兰地,然后开始写作。回顾这些时,我很惊讶自己竟然还能写作。”

1955-1965年是她创作上的高峰期,代表作有小说《如歌的中板》、《副领事》,以及剧本《广岛之恋》等。1984年发表《情人》,获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从喝第一口酒开始,她就发现了自己天性嗜酒。杜拉斯常常一睡醒就开始喝酒,喝光八升波尔多葡萄酒后就会昏醉得不省人事。不过,停止饮酒的杜拉斯写出了她最著名的小说——《情人》。

但对除此之外的我们这些人来说,书页上的字句才是关键。它们大多都在酒精的作用下写成,但却并不能被视作饮酒的成果。“喝酒的时候像鱼,写作的时候像个天使,”或许会是一句令人满意的墓志铭。但“像鱼一样喝酒,写作的时候也会像鱼”可能更接近真相。

文 || 宁森源 杨佳丽(实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