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中部崛起之勢,武漢重返「新一線城市」

不可思議!67%的網友【 關注 】億房網後,都買到房了!私信回覆【購房】,帶你進購房群。


自晚清以來,以“江城”美名盛譽全國的武漢就是工業重鎮。張之洞在這裡發展漢陽鐵廠等實業,至20世紀初,“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武漢已經成為中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武漢”從而得名。武漢曾頭頂工業重鎮的“皇冠”,也曾因工業過重、國企獨大、人才流失、缺乏創新等一系列問題而“失落”。20世紀80年代以後,曾經的“大武漢”GDP陸續被瀋陽、廣州等城市超越,一度排至全國十七八位。

歷經沉浮,武漢開始甦醒,5000億元、7000億元、9000億元……到2014年GDP突破萬億,在中部率先擠入“萬億俱樂部”,2017年,武漢GDP達1.34萬億元,超越杭州、瀋陽等城市,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三,進入全國城市第一方陣,武漢再次撐起了中部經濟的脊樑。武漢涅槃重生,其產業結構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蛻變。挾中部崛起之勢,懷中心城市之志,武漢正闊步邁向“長江時代”。

挾中部崛起之勢,武漢重返“新一線城市”

一、江城復興:武漢從“邊緣”重回“中心”

武漢,這座駕乎津門,直追滬上,被視為“東方芝加哥”的華中名城,具備地理區位、交通樞紐、工業基礎、科教資源等諸多優勢,在發展道路上卻常常“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留下諸多遺憾。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武漢以全新的發展理念和思路,招才引智、轉變作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城市從內到外華麗轉型,讓江城復興可期、遺憾不再。

從“鋼城”到“車都”“光谷”

新中國成立以來,工業重鎮一直是武漢的“城市名片”。“一五計劃”國家確定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武鋼、武重、武鍋等7個項目安排在武漢。武鋼鋼鐵產量一度佔據全國鋼產量10%,“鋼城”讓武漢分外榮光。

工業偏重、國企獨大的武漢,固然可以憑雄厚的工業基礎傲視四方,但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湧來時,品嚐到“結構單一、發展粗放、活力不足”等弊病的苦楚。

從“一鋼獨大”到鋼油“相互支撐”,武漢產業結構長期以傳統產業為主導。國有經濟腿長,民營經濟腿短,成了新一輪城市競爭中武漢的突出短板。武漢市民營經濟佔全市經濟總量為42.5%,低於湖北、全國平均水平;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漢字號”僅佔8席。

面對經濟轉型的風口浪尖,武漢市將產業結構調整和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作為主攻方向。

“一手削減傳統重工業產能,一手發展出全新支柱型產業,這成績真神了!”一位網友如此感慨,武漢十年如一日推進重工業精細化升級,終於打造出中部最重要的新型產業大本營。

位於東湖之濱的長飛光纖,2016年光纖、光纜及光纖預製棒三大主營業務全面問鼎世界第一。在長飛光纖身後,挺立著武漢快速崛起的信息技術製造、裝備製造、能源及環保、生物醫藥四大新興產業,今年上半年總產值已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6.5%。

自2010年汽車產業首次成為千億元產業後,武漢保持平均每年新增一個千億元產業的速度,如今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菸草、能源及環保等五大千億元產業群。昔日“鋼城”有了“車都”“光谷”等一系列響噹噹的新名號。

在壯大民營經濟方面,武漢市將招商引資作為趕超發展的“一號工程”。今年前7個月,武漢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5000多億元,同比增速超過30%。其中,來自民營企業的資金佔六成以上。“三分天下有其二”,民營企業成為武漢重要的投資來源。

在武漢投資超過500億元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說,他對武漢有三個印象,“城市真大,人才真多,產業真廣”。

從“來看海”到“來看雲”

水優勢明顯,水特色鮮明,是武漢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武漢市內有湖泊166個,水庫277座,5公里以上河流165條,水域總面積2117.6平方公里,約佔全市國土面積四分之一。

武漢興於水,也困於水。逢雨必看海、違法填湖、水質汙染一直是武漢城市治理難解的糾結。

打造濱水生態綠城,已成為武漢全市的戰略共識。怎麼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166個湖泊的“大湖+”試點,正在不斷提升這座城市的濱水品質;將防洪水、排澇水、治汙水、保供水“四水共治”和水環境保護作為生命線工程,變水患為水利,武漢改寫了憂水-治水的歷史邏輯。

武漢市水務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武漢實施治水項目325個,138項災後水毀修復工程全部完工,江南泵站等16個重點排澇項目通水運行,中心城區抽排能力比去年提高50%。今年汛期,“到武漢來看海”的尷尬場景不復重現。

為治理湖泊,武漢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成立全國第一家湖泊保護專門機構,在全國率先落實河(湖)長制……尤其對違法填湖“零容忍”,問責自市長問起,重大違法填湖足以構成績效考核一票否決的理由,違法填湖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東湖是全國最大的城中湖。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東湖湖泊生態系統實驗站高級工程師張霄林說:“目前東湖的水質達到40多年來的最好水平,湖水由不適宜魚類生存的劣V類轉變為可供游泳的III類、部分子湖達到可直接飲用的II類標準。”

“綠色是萬象之元,生態是萬業之基。”武漢市長萬勇如是說。為了讓“高顏值”的碧水藍天長駐武漢三鎮,武漢人的投入不止於治湖。

地處武漢北三環的金口垃圾場,是城區最大的生活垃圾堆放場,相當於60個足球場大小,汙水橫流、臭氣熏天,周邊有近10個住宅小區,近20萬居民苦不堪言。

2015年,藉著舉辦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的契機,武漢自我加壓,將金山垃圾填埋場選為會場。經過一番整治,垃圾場華麗轉身,成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生態景觀帶,綠化面積達到176公頃,形成令人心醉的江城“綠肺”,更在2015年12月巴黎世界氣候大會上獲得“C40城市氣候領袖群第三屆城市獎”。

不僅是園博會,岱家山公園、沙湖公園等多個城市公園,前身都是垃圾場。近年來,垃圾場改造的生態公園成了武漢的新風景線,將人們從都市的擁堵、汙染、噪音中解放出來,享受快節奏生活難得的寧靜與愉悅。

抬頭可見的“武漢藍”更是武漢生態改善的最直接證明。來自武漢市環保局的空氣質量報告顯示,今年7月份全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8天,空氣質量優良率超90%。武漢市民紛紛在朋友圈邀請外地遊客來江城看雲。

昔年七月,家家愁看海;今又七月,人人喜看雲。生態文明,正悄然點染武漢市民的幸福生活。

從“看著辦”到“馬上辦”

已經過了下班時間,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窗口內,工作人員簡可仍在緊張辦理業務。這裡每天不限號,只要有群眾取號,多晚都受理,但簡可絲毫不以為苦。

“以前辦理不動產證,沒有個把月根本辦不下來,現在當天可取!”簡可說,為減少群眾跑路、等待時間,中心不僅整合辦事窗口,歸併國土、房產等部門的審批環節,還集成辦事流程,推行容缺受理。“對審批時間的控制具體到每個環節,權籍管理7分鐘,不動產交易10分鐘,實時監控,容不得半點拖延。”

從今年3月初開始,為解決企業和市民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苦惱,武漢啟動“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審批服務“三辦”改革。7月31日,武漢在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公佈全市首批9653項審批服務“三辦”事項清單。

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局局長李世濤介紹,“三辦”改革推行以來,事項辦理平均時間由原來的20.4天縮短為現在的9.8天。今年底武漢還將力爭實現網上全程辦理事項達到40%,實現讓企業、群眾“最多跑一次”,讓更多的事項辦理“一次都不跑”。

為城市發展全面注入“創新基因”,武漢打出一套“組合拳”,認準的第一要務,就是打造人才核心競爭力。

武漢是全國聞名的大學城,但過去卻一直留不住自己培養的大學生。近年武漢打出“資智回漢”大旗,招攬百萬武漢高校校友回江城共謀發展大業。號召一出,應者雲集,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校友紛紛將響應付諸行動。華中科大校友已和武漢簽約合作35個項目,投資總額高達989.7億元;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活動武漢大學專場,簽約金額達1500億元人民幣……

人在,火種就在。今年1-7月,武漢全市共新辦理大學生落戶8.4萬人,較去年全年增加2.8萬人。武漢躋身全國十大最受大學生和海歸人士喜歡城市之列。

從“漢罵”到“漢馬”

“寧聽北京人吵架,不聽武漢人說話。”這句戲言,道出武漢話,尤其是“漢罵”的尷尬。

張口“老子”、閉口“老子”,在不少“老武漢”看來,這些掛在嘴邊的“漢罵”,很多時候只是抒發語氣,或者開個玩笑。然而,深受碼頭文化爆粗抖狠風氣影響,“說話嗓門大、喜歡帶渣滓”的武漢話,讓很多外地遊客頗為不快。

與“漢罵”告別,須擘畫系統工程。經過10多年的接力,2015年武漢市終於躋身全國文明城市之列,捧回代表我國綜合評價城市發展水平的最高榮譽。

邁入文明城市的武漢,平均10人中就有1名志願者,志願服務在武漢三鎮蔚然成風。

連續兩年“零差評”的武漢馬拉松賽事,成為觀察武漢氣質之變的窗口。

兩萬多名“漢馬”參賽選手,自漢口老租界區江灘集結起跑,穿過百年老街中山大道,再從江漢橋上跨過漢江,直達終點東湖。穿越“一城兩江三鎮四橋五湖”的美麗賽道,讓跑友久久難忘。更難忘的美麗是數萬名沿途服務的志願者。他們會將飲用水擰開瓶蓋遞給跑友,全程保持微笑並積極加油,在終點處蹲身為跑友解開跑鞋上的芯片……

從“漢罵”到“漢馬”,留在外地遊客印象中的一字之別,足以給武漢的口碑帶來天翻地覆之變。一座城市的自信,就在這變化中紮下根來。

從“邊緣”重回“中心”

坐擁長江、漢水交匯之便,地處“天元”絕佳區位的武漢,自1861年漢口開埠登上歷史舞臺後,一直處於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焦點。張之洞督鄂期間,修建京漢鐵路,創辦漢陽鐵廠;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寄望武漢建成“東方芝加哥”;新中國成立時,武漢與上海、天津並稱為中國三大工業基地。

然而改革開放後,沿海特區相繼興起,西部大開發如火如荼,“不東不西”的武漢卻成了“中部塌陷”的縮影,城市地位急劇下滑,中部地區“一哥”地位都受到衝擊。

培育新動力,謀劃新定位。武漢這座中部大城,以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開始奮起直追。3000億元、5000億元、8000億元……武漢市經濟體量逐年登上新臺階,到2014年突破萬億元,重返“新一線城市”之列。

重回聚光燈下的武

漢,懷有更大的志向。武漢市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隨著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重大改革發展任務落戶武漢,江漢三鎮望見了新時代的曙光。

圍繞中央要求和國家部署,武漢市委明確:在長江流域,武漢要成為長江經濟帶的脊樑;在中部地區,武漢要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在全國,武漢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在全球,武漢要成為世界城市發展中的亮點城市。

以長江武漢段作為武漢都市新中軸,全面提升武漢城市規劃格局;在三鎮之外興建長江新城,再造一個新武漢……挾中部崛起之勢,懷中心城市之志,武漢正闊步邁向“長江時代”。

二、五年倍增,武漢強勢走上覆興路

1.34萬億,這是2017年武漢的GDP數據。這個數據,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九、副省級城市第三,位居第一方陣。這個數據,對全省經濟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一,達36.88%。成就來之不易。多年前,由於經濟總量始終徘徊在全國城市10名以外,在中國區域版圖上,武漢一度“黯然失色”。

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為目標,武漢一路奮起直追,在中部率先躋身“萬億俱樂部”,捧回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國製造2025示範城市等多個“金字招牌”,強勢走上覆興之路。

每年新增一個千億產業

江夏金港,上汽通用武漢工廠,機器手在流水線上來回揮舞,上料、焊裝、噴漆、總裝……平均每60秒,就有一臺新車下線。

這裡,是通用公司全球最好工廠。

去年9月,一期第50萬輛汽車下線,從投產到下線,僅19個月;今年4月,總投資75億元的二期投產,從開工到投產,僅26個月。

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雞犬相聞、炊煙裊裊的鄉野。2011年底,武漢在此啟動新區規劃。如今,以上汽通用武漢基地為核心,5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扎堆,產值已超過600億元。

金港之變,正是武漢產業鉅變的一個縮影。

5年前,武漢市只有汽車一個千億產業,工業總產值不僅遠不如京滬、青島、瀋陽,甚至面臨被中部兄弟城市趕超的危險。

實業不振,談何復興?武漢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發展關鍵在工業,必須強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

“工業倍增”率先啟動。6個新城區和3個跨三環線中心城區,各建一個工業倍增發展區,作為新的工業主戰場。5年間,武漢工業版圖擴容200平方公里,為過去的近4倍。

築巢引鳳,引來項目雲集。南車北車江城會師,通用、雷諾、比亞迪強勢入駐,聯想、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爭相搶灘……5年間,武漢工業投資累計突破1.15萬億元,躍居全國前列。18個50億元以上項目相繼投產,為武漢經濟帶來源源活力。

這5年,平均每一年,就誕生一個千億產業。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菸草、能源及環保,五大千億產業昂然崛起,拼繪武漢新的產業版圖。

工業向上的態勢,打開城市跳漲空間。

2014年,武漢GDP總量突破萬億元,成為中部首個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城市。

2015年,武漢工業增加值達1.2萬億,基本實現“五年倍增”。這一年,武漢GDP排名來到全國城市第八,創下近30年來最好位次。

新動能帶來有質量的增長

近年來,儘管汽車、裝備製造、食品菸草等產業發展迅猛,但武漢仍充滿危機感:動能轉換,產業接續,下一個著力點在哪裡?

著眼未來,武漢構建產業迭代體系,設立首期102億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126億元,以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其中,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製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被作為未來10年乃至20年後的產業重點。“打造萬億級產業,確保產業發展不空心,動能輸出不斷檔。”

在信息技術領域,重點佈局光電子、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地球空間信息、智能終端的完整產業鏈、創新鏈,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基地。

去年3月,投資240億美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落地光谷,這是武漢市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未來將建成全球最先進的芯片生產線,海量手機、電腦將用上武漢造“中國芯”。

同樣在光谷,投資160億元的華星光電,連同武漢天馬,代表世界可量產顯示技術最高水平,主攻中小尺寸顯示屏;加上聯想、長飛、郵科院、華為、富士康等終端通信企業,短短几年,從“芯”到“屏”,再到智能終端,信息產業新動能閉環成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在生命健康領域,隨著光谷生物城企業總收入跨入千億關口,二妃山下,一個涵蓋生物醫藥、生物農業、醫療器械的新興產業集群,已然形成。其中,八成以上為創新型生物企業,產業後勁不可估量。

在智能製造領域,武漢已雲集美的智能、武船、武重、華中數控等多家企業,“武漢智造”叫響全國。

產業接續,腳步不歇。以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起點,大武漢,正超前謀劃未來產業。

航天產業,逐步圓夢。前天,總投資1500億元的國家商業航天產業基地正式開建,3家企業簽約入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紅衛寄望,到“十三五”末,引來100至150家企業入駐,實現年產值300億元。

量子通信,迎面走來。去年,武漢簽約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幹線”項目,成為重要樞紐中心。

無人駕駛,搶得先機。全國首批“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範區”,於去年底,落戶江城。

武漢寄望,5年內,高新技術產值達1.7萬億元,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

大武漢加速邁向“夢想之城”

考慮再三,鬥魚CEO張文明決定,把放在廣州的“戶口”遷回武漢。儘管為此付出1800萬元的資產轉移成本,但這位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的年輕人說,在武漢創業,心裡更踏實。

一個例子,他反覆提及。鬥魚在東湖高新區創業一年多,一直是“廣州戶口”。但東湖高新區卻從未將鬥魚視作“外來女婿”。省市領導多次到鬥魚公司調研,連寬帶費都過問。

迴歸兩年,鬥魚創下奇蹟:去年直播收入突破10億元,接連完成兩輪20億元融資,以超過100億元的估值,成為武漢首家“獨角獸”企業。

夏裡峰也是近年回漢創業的。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在深圳工作3年的他,選擇返回武漢創辦“卷皮網”,主打百元以下平價電商。

去年,卷皮網年成交金額達數十億元,獲6億元C輪融資,成為第二家“獨角獸”企業。

在它們引領下,武漢異軍突起,成為比肩北京、杭州、深圳的互聯網創新“第四城”。“兩個獨角獸相繼在武漢誕生,並不是巧合。”夏裡峰說,風口很重要,但對創業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一座城市對創新創業的鼓勵與支持。

過去5年,武漢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出“城市合夥人”計劃、“青桐”計劃等。

其中,“城市合夥人”計劃,瞄準產業創新領軍人才、有創業激情的社會大眾和創業投資者,提供資金、優惠政策。

去年6月,世界首臺飛秒薄膜太陽能裝備在武漢問世。它能像印報紙一樣,印出太陽能薄膜電池。發明者,一個是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程一兵,一個是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曹祥東。因為同時成為武漢“城市合夥人”,天各一方的兩人,在武漢攜手開啟全球“光製造”新產業。

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同樣面對那些青澀的莘莘學子。

武漢首創“青桐計劃”,圍繞大學生創業全過程所需場地、導師、資金以及創業輔導,提供全方位、有針對性的服務和培訓。在光谷,天天有咖啡、週週有路演、月月青桐匯,“讓人產生強烈的創業衝動”。

創新與創業,改寫了武漢的城市基因。

在東湖高新區,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61家,科技型企業佔比超八成;平均每天新增專利近44件,還主導制定了一批國際標準;平均每天15名碩士以上人才落戶;36家上市企業中,30家為本地大學畢業生創辦……

一批新業態、新模式,得以孕育。以鬥魚為引領,全新的“網紅”經濟出現,直接就業高達10萬人。在卷皮網、良品鋪子等企業拉動下,去年,武漢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100億元。

如今的武漢,已然成為一處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沃土。高端人才從海外、沿海不斷迴流,業內標杆人物、頂級投資人頻頻到訪,他們的行程表上,武漢被視為不可錯過的一站。

看準機會,武漢不斷拋出橄欖枝。“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新就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政府拿出最好的空間、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優的配套服務,讓千軍萬馬迸發創新創業活力。

復興路上,大武漢,正朝著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闊步前行。

三、武漢復興如何破題?打通科研“最後一公里”成關鍵

自晚清以來,武漢就是工業重鎮。張之洞在這裡發展漢陽鐵廠等實業,至20世紀初,“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武漢已經成為中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武漢”從而得名。這座曾有過輝煌歷史的城市,正在通過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產業升級、營商環境改善,以及貫穿其中的改革意識,不斷升級。

“一號工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2016年,武漢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含農村私人投資)為7093.17億元,比上一年下降2.6%;第二產業投資為2263.36億元,下降13.1%;其中,工業投資2117.05億元,下降16.3%;突出表現為產業項目不多、外資項目偏少、項目轉化速度不快和重大項目統籌不夠。

另外,各區之間競爭激烈,不同區域之間仍然存在信息不共享、博弈矛盾升級等情況。而項目在落地過程中需要城建、環保、消防、規劃等不同部門間的協調和聯動。因此亟待從市一級對招商引資進行高效統籌,避免內部競爭。

武漢市在市級層面成立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統一組織協調全市招商引資工作。

招商局和商務局原本是兩塊牌子、一個班子,局長是同一個人。現在分設局長,雙方的職能分開,專司專辦。招商局原有的在編和非編人員,全部整合到新批准成立的六個專職處室,在全市範圍內新增編制約一百多人。

領導機制的調整,使武漢的招商引資煥發出新的活力。董明珠在第三批百萬校友資智回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專場活動上直白地說:“今天在這裡,我想談的感受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財大氣粗’。”

為了完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提高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效率,武漢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出“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的改革模式。

“馬上辦”指“即來即辦,立等可取”,企業和民眾現場辦事可以在1小時內辦結。“網上辦”讓企業和民眾隨時隨地可以在網上辦理,24小時均可提交材料,會有專人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核。“一次辦”是讓企業和群眾最多跑一次現場,“一件事情、一次辦結”。

何謂“一件事情”?對群眾來說,它可能是辦理不動產登記證;對企業來說,可能就是投資建設一個項目。企業和群眾在辦理“一件事情”時,並不關心政府內部如何流轉,經過了多少個部門和多少個審批事項環節,只關心能不能馬上辦、網上辦和一次辦。因此,審批服務改革,必須徹底轉變工作理念,從以職能部門審批的“一件事項”為中心,轉向以企業和群眾辦理的“一件事情”為中心。

2015年6月29日,東湖高新區成立政務服務局,將原本分散在不同職能部門中涉及行政職能審批的人員全部劃歸至政務服務局。“關鍵是‘劃’的過程和職責邊界的劃分。人權、事權都劃歸過來,就跟原來單位沒有關係了。這是很徹底的改變。”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夏華強說。

在幹部的考核和問責方面,武漢將“招商一線作為考核幹部的主戰場”,表現優秀者會得到提拔,落實政策不力者嚴肅問責。設立招商引資投訴處理中心,對損害發展軟環境的行為“零容忍”。

對重大項目,只要對幹部有舉報,首先讓幹部停職,再進行調查。紀檢監察部門每天都要明察暗訪抓典型,電視臺每天都要播報典型案例及整改情況。

從“拼資金”轉向“拼環境”

2017年4月,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採訪了鬥魚CEO張文明。張文明的一番話,引起了很多在漢大學生的共鳴。

曾就讀於武漢理工大學的張文明,自2008年開始在武漢創業,發展至今,鬥魚直播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網絡直播平臺。針對武漢的創業環境,張文明坦言,武漢本地的企業待遇低,仍是造成該市大量人才流失和制約創新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業招不到人,民營經濟難以發展壯大。高端人才外流,創新和產業升級難以破局。

據武漢市人社局統計,從2007年開始,畢業生留漢的比例逐年遞減。2007年為55.3%,2008年為52.19%,2010年為 50.7%;2011年首次跌破50%,為47.04%。其中,2011年,“211”院校留漢就業比例僅為26.45%。

2015年,螞蟻金服通過大數據對全國2325所高校近5年的畢業生進行分析發現,在最愛遠距離遷移的學生中,湖北的大學畢業生位居前列。在前五大熱門的跨省遠距離遷移路線中,就有三條從武漢出發,分別是武漢到深圳(第一),武漢到北京(第二)和武漢到廣州(第五)。

2013年,留在武漢的大學生為10.4萬人,到2016年升至15萬人。過去4年,武漢的畢業生“出走”人數雖有下降,但仍是人才淨輸出地。

2017年6月,武漢市打包推出“大學生留漢九條”。10月11日,武漢市針對大學生留漢發佈三個文件,進一步放寬大學生落戶條件,提出留漢大學畢業生年齡不滿40週歲,憑畢業證即可申請登記武漢市常住戶口;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

武漢還在全國率先確定了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大學專科生4萬元、大學本科生5萬元、碩士研究生6萬元、博士研究生8萬元。這一標準,在同類城市中居前列,與一線城市的差距也大幅縮小。這個標準將每2~3年隨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動態調整。

武漢市招才局綜合管理部科長晏鴻鷹表示,城市之間的人才爭奪戰漸趨白熱化,幾乎每天都有不同城市出臺新的人才政策,“武漢今天發佈了一個新的人才政策,明天其他城市就會立刻出一個和你類似的,或者比你含金量更高的政策。”

為了避免這種“撞車”,制定人才政策的理念,逐漸由原來的“拼資金”,向現在的“拼環境、拼服務”轉變,由原來的完全由政府主導,逐步轉變為政府引導,以市場為主體,充分發動社會力量的作用。

“我們努力讓人才通過自身創造價值而獲得財富,而不是簡單地由政府給錢。”晏鴻鷹說。

打通科研“最後一公里”

在武漢,民企融資難一直是個頑疾。據媒體公開報道,2016年,聯思普瑞(武漢)電子科技公司總經理羅暢在處理100萬臺神目智能攝像頭的海外訂單時,遇到了資金困難,但金融機構認為他的海外訂單不屬於國內常見的法律文書,遲遲沒有發放貸款。羅暢說,和沿海城市相比,武漢金融機構的外向性和開放度都亟待提升。

武漢市委統戰部經濟處處長萬良貴介紹,在新中國建立之初的“一五”時期,國家出於戰略原因,一批“武字頭”重工業企業在漢投建。當時聞名全國的有武鋼、武重、武船、武鍋等大型國企。從1959年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武漢的工業總產值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國城市第四位。

這些大型國企在當時極大地推動了武漢經濟的發展,但也壟斷了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等核心資源,使武漢的民企只能在夾縫中生存,逐漸落後於沿海地區城市。

一方面是傳統國企不願意被民企搶奪資源,另一方面是有些領導幹部對民企也心存顧慮,不敢對其開放相關的民生領域,還會人為地設置很多障礙。

“就是在面子上給你一點,在形式上給你一點,讓你聞到一點香,或者吃一點點麵包屑,但是真正能從市場經濟主體進入的民企很少。”武漢市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民營企業在多地遇到的“彈簧門”“旋轉門”“玻璃門”,在武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在武漢,這種國企思維可見於社會治理和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武漢市工商聯副主席劉珍秀表示。她建議,新民營經濟發展要想破題,需要領導幹部首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既加強管理監督,又樹立服務意識。

武漢市科技局副局長趙峰指出,武漢的科教資源雖然豐富,但很多高校是部屬院校,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結合不緊密,科研也並非圍繞武漢的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進行,不利於科技成果的轉化。

另外,武漢的民營經濟發展較緩,活躍度不夠,企業的承接能力也相對較弱。

在企業和高校院所之間,科技局主要扮演“推手”的角色——每年會梳理高校的各項科研成果,向企業進行推介;也會先去企業徵集技術需求,與高校對接。

2017年8月14日,武漢在全國首創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與招才局類似,該局“虛擬機構、實體運作”,掛靠市科技局,工作人員從市科技局現有職能處室及局屬事業單位中調整,專門負責在漢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轉化,承擔統籌協調、服務對接和監督落實工作,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聯動。

當天,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組建院士專家顧問團,李德仁、陳煥春、葉朝輝、餘少華和姜德生等五位院士獲聘。

該市提出一個目標,力爭5年內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佔比達到80%,著力打通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趙峰坦言,這個目標很難實現。目前,武漢50%以上的科技成果在外地轉化。如果從數量上來統計,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佔比只有40%左右;如果從額度上計算,僅有27%,離80% 的目標還相差甚遠。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正是針對當前現狀的“破題之舉”。這一切入點很小,但著眼點很大。

本文部分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不代表我網觀點。

武漢重返新一線城市,而你還沒在武漢置業?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武漢眾多好房任你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