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界怪相種種折射出的問題

影視界怪相種種折射出的問題

影視界怪相種種折射出的問題

影視界怪相種種折射出的問題

影視界中千奇百怪的現象,無非是一個利字。有人說中國沒有信仰,是個只求功利的社會。真的是這樣嗎?

功利主義並非就是壞。

縱觀世界的三大宗教思想,都來源於熱帶地區。中國黃河文化對於印度與阿拉伯半島來說,生存刻薄,食物缺少,沒有努力,上天不會降下來食物。冬天像印度人一樣的苦行,會死人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看出來上帝,神仙,鬼怪等等都救不了自己,救自己的只有一雙手。功利性自然強於宗教信仰。從這方面可以看出來,中國人比印度人勤勞。

整個中國歷史上,有幾次是因信仰而起義反對朝廷的呢?

陳勝吳廣,黃巾軍,黃巢,李自成眾多起義都因為飢餓造成的,飢餓面積大,起義規模也大,飢餓面積小,起義規模也小。這正反映出中國百姓的功利性。所以歷朝歷代的當權者,只要保得住百姓嘴裡不缺少食物,便可確保天下太平。

就連歷史上的“三武一宗”滅佛,同樣不是為了宗教信仰,皇權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滅佛,得到了利益後,什麼佛不佛的,繼續讓它存在。

我記得一個外國人評論過中國人,中國人缺少真正的讀書者。這話不是沒有道理。古代現代的讀書者,都是功利主義,並非真心喜歡讀書,而是通過讀書獲得一個好的前程。科舉如此,今日考大學仍舊如此。

我到農村去。一個母親在幹活,兒子跑過來幫她忙。母親道:“去看書去。”等到兒子考上大學後,母親幹活時,兒子在看書。母親道:“考完試了,還看它幹嘛!幫我幹活。”可見讀書深入人心的是功利性,而非讀書的意義。

中國功利主義從古至今,主宰著百姓的生活。無處不體現出功利性來。

如今,在功利主思想下,全國人們各個“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無半刻休息,獲利!獲利!再獲利!

中國速度是什麼?功利主義催促下停不住腳步,即是中國速度。

在這個稍眾即逝的時代,不需要思索,只需要把利益裝在口袋裡,即可。

影視圈裡的人,非是神仙,非是國外人,他們就出自於我們之中,他們種種怪相正是我們功利主義的高度體現。更多的功利性的醜陋彰顯出來,讓我們產生厭惡。可沒有我們培養他們的土壤,何以至此呢?

要罵,只能罵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