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心有報國之志,卻生不逢時

回首千年,詠懷詩在中國詩歌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促成這一地位的原因絕大部分是因為詩人自身的懷才不遇。說起來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實在很多,略舉幾例

1.孔子

歷史上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心有報國之志,卻生不逢時

孔子感嘆過說“道不行乘俘浮於海”,如果大道不能推行就乘著竹筏到東海去遨遊,實際上孔子這一生顛沛流離就沒有過哪個諸侯國國君真正賞識過他並委以重任。反倒是孔子的學生是他最忠實的信徒和追隨者。一些諸侯國國君如齊景公等也曾問政於孔子,但只是問而不用。孔子晚年回到魯國,在他死後,魯國三桓的叔孫武叔還挑撥說孔子的學生子貢遠遠強於孔子。於是子貢說出他的聞名於後世的回答“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確實,孔子是異於當世的,能得其門而入者實在是少之又少。

2.韓愈

歷史上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心有報國之志,卻生不逢時

唐代文學家,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但卻求仕不得志,生不逢時。一心為民上書言京畿百姓窮困,請求緩徵徭役,租稅, 卻被貶為陽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 卒於824年 韓愈上著名的《諫迎佛骨表》力諫, 幾招殺身之禍,後經友人鼎力營救,被貶為潮州刺史。《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心情抑鬱,悲傷到了極點。這種抑鬱的心情一般都註定他們不會長壽。“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3.李白

歷史上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心有報國之志,卻生不逢時

李白在名作《將進酒》中感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正是如此肯定的感嘆讓人看到他的無可奈何。其實我倒覺得才華也各有所異。李白有舉世無雙的文章華彩之才華,但是這種才華註定了只能為盛世錦上添花,而不是經天緯地的治國之才。所以終其一生也只能感嘆懷才不遇。

4.賈誼

歷史上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心有報國之志,卻生不逢時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是賈誼懷才不遇的真實寫照。賈誼的《過秦論》被稱為“西漢鴻文”,這篇政論文鞭辟入裡地分析了秦之得失。但是賈誼之才不是治世的漢文帝當時面對時局所能施行的。最終不能伸展抱負的賈誼英年早逝,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

5.陶淵明

歷史上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心有報國之志,卻生不逢時

生不逢時,“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心有大志,卻懷才不遇,為了養家餬口當了一個小小的縣令,因為看不慣郵督的飛揚跋扈交出官印,隱居鄉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