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冒名頂替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

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私改成績、冒名頂替及錄取“人情”學生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給後來組織教學奠定良好基礎。每學期有周考、月考、期考及平時抽考。週考每週六下午進行,但考試前並不通知考試何科,意在使同學們普遍準備。

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冒名頂替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

當考試開始,任課老師進教室後才知考試何科。兩小時完卷,成績佔總成績30%;月考每月一次,各科都考,成績佔總成績30%;期考成績佔總成績40%。平時抽考在每天升旗後山校長、教務主任、訓育主任按花名冊抽考某某二、三人,或背國文、英語、或演數理化題。

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冒名頂替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

如當天不會,則罰跪在臺子上,責令第二天重背、演如仍不會,則帶學校特製的白布袖章,上面用紅漆書寫“恥”字第×號,待會背、演後,才准許卸下,否闃終日佩帶,實在難堪;如一週內還不會,則再帶一“徽章”,上書“禁足”二字,即一週內不得,雖當地學生,也得由家長一日三餐送飯4、學生來源:學校南遷之初,溫濟的同學不少,由於先後畢業,逐漸減少,1942年以後,就寥寥無幾,記得僅有吳茂章等十幾人。

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冒名頂替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

他們雖享受公費,但生活仍很冷苦,己到初員,還單衣;然而學習精神可嘉,成績都較優良。能看豫北同學日益減少,而魯山、寶豐、鄭縣、葉縣、臨汝、伊陽、嵩縣、欒川、方城、南召、偃師、孟津等縣學生大量考入,但女生很少,一班僅三二人而已。5、學校管理制度:總的來說,基於一個“嚴字?每逢開學之日,無論遠近同學,遲到一天,即開除學籍。記得1943年春節後開學,因雨雪而遠道同學未能按時報到,學校一張佈告開除60多人,包

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冒名頂替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

括樊鍾秀軍長的兩個公子在內,根本沒有“說情”餘地。本來學校規定:無故曠課一節,記一小過累計九節就合三大過,即被開除,男女生無故外宿一次,即記大過一次。病、事假超過一個月,則物令退學。期末操行被評為“丁”等的也要開除。因為同學都認為能在這樣名牌學校就讀,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跨入沁中門檻的同學,一般都遵守紀律,生怕被除名而失去求學機會。關於小偷小摸,一經查出,立即開除,所以很少發生。

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冒名頂替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

6、學校考試製度,每學年開學前,學校發招生廣告到鄰近各縣,初中招100名(後設高中部,招強,凡甲班(包括一、二、三年級)同學希望甲班勝,乙班都帶望乙班勝,除雙方隊員外,其他同隊員。或端茶、端水,或鼓掌助興。當時學校有球、排球、乒乓球、棒球等,尤學都是以球(九人球)技藝高超。省政府在魯山縣周固幾縣部設有省立中學,每開校際運動會,我校的總是冠軍。

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冒名頂替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

凡是中學生,對排球都能來幾排球、週末晚會週末各班都要開晚會,由班長主持,邀請一些老師光臨作輔導。先是班長總結本週工作,繼而開展三個批評一一團結批評(即向學校提意見),相互批評、自我批評。之後是“餘興即文娛時間,除班同學外,還常邀請某老師或其他班多才多藝同學表演,很受同學歡迎。

歷年考試從未發現過試題洩密、冒名頂替等事,所以學生成績優良

排演唱抗日節目,對外公演。記得演過豫劇《花本蘭》是現代戲,內容是妻子勸丈夫參軍抗目的事。二年級的孫永柱、梅仁辰分別扮男女主角,焦秀印等老師導演兼伴奏,在當時的山區小鎮,彙集一千多人觀賞,實屬難得。此外,還演過《蘭蝴蝶》、《反正》等劇目③、和抗日部隊建立連繫網學都要和一名抗日軍人建立友誼,經常聯繫,互相校號召每個同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