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可以造反成功,清朝大将军王老十四为何没有效仿呢?

GTV滕林季


这二者的差别实在太大了,主要是三点:个人能力、所率部队情况,以及对手实力。分别说一下吧。

首先就是个人能力,这分两方面,一是军事能力,二是性格因素。


军事能力方面,朱棣在洪武十三年,年仅二十岁就就藩北京,此后十九年,朱棣作为燕王一直镇守大明王朝北大门,不断与蒙古交战,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在军中有赫赫威名。这种军事实力是在不断实践中获得的,因此由他率军攻打建文帝就无往不利了。


反观胤禵,在作为大将军王出征青海平叛之前,他几乎可以说毫无军事作战经验。不像康熙的几位年长的皇子(比如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早年在康熙亲征准噶尔的时候还有随驾的经验,胤禵的经验几乎为零,就算他打,能赢吗?

性格因素方面,朱棣的情况已经不太好了解了,但是胤禵是有严重的性格缺陷的。他比较冲动,曾经在夺嫡大战中为了维护八阿哥胤禩顶撞康熙,后来又因为夺嫡失败顶撞雍正,最后被贬去守陵。这样的性格很难成大事,起兵叛乱需要沉着谋划,他显然不行。

第二点就是所率领的部队性质完全不一样。


朱棣带领的是什么部队?是他自己在北京驻扎抵抗蒙古的部队。这支部队从来都是朱棣训练、朱棣率领打仗,对朱棣是绝对服从的。他们甚至只是朱棣而不知建文帝,早已形成人身依附关系。这样的部队发动兵变,自然百分百遵从朱棣的指挥,上下一心。



胤禵呢?完全不是一回事。他率领的部队是奉康熙旨意前往青海平叛的。是朝廷调拨给胤禵指挥的。胤禵虽为抚远大将军,实际只是代表皇帝出征,全军将士向皇帝负责而非胤禵。而此时皇帝已经由康熙变成了雍正,这支部队又怎么可能去与自己的真正主帅对抗呢?更何况,雍正已经晋封镇国公延信为贝子,接任抚远大将军一职,胤禵连名义上的主帅也不是了,这些将士又怎么可能顶着反叛的罪名去替胤禵卖命呢?

第三点,对手的水平不是一个层次。


朱棣面对的对手是建文帝朱允炆,从小养在深宫。由于朱元璋一直悉心培养长子朱标作为继承人,在朱标死后爱屋及乌立了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并最终接掌皇位。朱允炆没有经历过风浪,一切事情都是祖父朱元璋替他摆平,严重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身边又只有一批文臣。所以当朱棣率领长期驻扎边疆的虎狼之师南下时,朱允炆毫无抵抗之力。加上朱元璋因为猜忌功臣,已经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把能打仗的名将诛杀殆尽,也没有得力的将领可以抵抗朱棣,自然,最后建文帝只能一败涂地。

而胤禵面对的是同母兄长雍正。雍正在夺嫡斗争中城府颇深,最后终于击败众多对手,夺得大位。这期间也必然控制了诸多手握大权的大臣(比如九门提督隆科多等)。而其处事之果断,下手之狠辣也是胤禵远远不能及的。所以在即位之初,雍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了胤禵的兵权,从一开始就已经把他制服了,胤禵一点机会都没有。


伊耆角木


简单问题,我就简单作答啦!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是实力;二是对手。


从实力上来看,朱棣的实力远高于清朝大将军王老十四

朱元璋死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各自封为了藩王,希望通过这些子孙来镇守明朝疆土,其中实力最大的藩王就是晋王和燕王,朱棣就是燕王,当时被封在北京,手握雄兵十几万,这些兵马纯粹是朱棣的个人兵马,相当于私家武装!

再来看看清朝大将军王胤禵,胤禵统兵最多时期就是在西北清剿叛乱的时候,但是那些兵马鱼龙混杂,既有八旗兵也有汉人绿营兵马大将军王实际上只能控制自己比较亲信的几个旗人军队,如果想要造反,这些军队不会拧成一股绳的!


从对手上来看,朱允炆岂能和雍正相提并论

朱允炆即位其实是有点虚的,自己许多有才干的叔叔都在虎视眈眈,因此朱允炆的政策也不果断,而且任用的黄子澄和齐泰等人都是文人,不懂军事,改革削藩太过于急躁,直接导致了朱棣的反击,并且朱允炆错失了太多良机,还是太年轻

清朝皇帝雍正可就大不一样了,甩了朱允炆不知道多少条马路

,雍正的皇位本就是自己千辛万苦得来的,君王之术修炼的炉火纯青,而且雍正善于利用八皇子和十四皇子的矛盾,致使十四皇子大将军王在朝野中难以获得造反支持。

其次,虽然大将军王在西北手握重兵,但是雍正派了年羹尧担任川陕总督,直接摁住西北的喉咙,进可攻退可守,可以直接掐断西北粮草!!太牛了!!!


青年史学家


造反历来都是皇权治下的第一大罪,是要诛九族的。即便是朱棣事实上的起兵造反,也一再声明是为了清君侧,维护祖制,无意帝位。尽管后来还是当了皇帝,最起码在靖难之役期间不敢称帝。可见,师出有名在舆论上是相当重要的,说到底就是争人心。



只是太子朱标早亡,打乱了朱元璋原定的部署,由于边塞藩王都有一定的实力,又担负镇守边塞的重任。如果在此时立朱棣,难保其他诸王不生变。为了打消诸王争位的想法,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继承人,言下之意就是大家都别闹腾了,还是按之前的部署,老老实实的为大明王朝守卫疆土。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由于政治经验不足,身边谋士都是理论家,虽然切中藩王不削日后必成大患之要害,但在如何削蕃上犯了急切冒进的错误,俗话说得好,狗急跳墙。把人逼急了,能做出什么事来谁都无法预料。朱棣毕竟比朱允炆老辣,军事能力也较之深。以前还有朱元璋这块招牌替朱允炆遮风挡雨,朱元璋一死,朱棣还会忌惮谁?终于爆发出所有能量,击败以仁治国的朱允炆,夺得皇位。

老十四,在康熙晚期逐渐受到重用,特别是钦封为大将军王统兵平叛,一时间炙手可热。但别忘了,这个大将军王是朝廷以平叛的名义加封的,是让老十四去平叛的。虽然老十四名义上统领几十万兵马,但关键的后勤保障都在朝廷控制之下。再者,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也是一夜之间的事,等消息传到西北的老十四那里,天下大局已定。此时的老十四有什么名义来起兵对抗呢?他那统领的几十万兵马都是朝廷各路征调的,不是他自己的私兵,这就是跟朱棣最大的不同之处,朱棣是藩王,有独立的权力财力来供养一支受他绝对控制的军队。再者朱棣起兵的缘由就是不满朱允炆撤蕃,其他藩王自然一边倒的支持朱棣,最终成就了朱棣的帝王之梦。


居叶佳宜


你好!由冬眠蛇来回答此问题。

朱棣和老十四虽然都是王爷,但是一个是明初的王爷,一个是清朝的王爷,那拥有的权利和享受的待遇不敢说相差十万八千里,也是有非常大差异的。虽然他们都手握重兵,坐镇一方,但实际上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下面就由我跟大家聊聊。



明初,为了持续打击退逃大漠的蒙元残余,,巩固大明的北部边疆,朱元璋决定分封儿子们为藩王,大致按照长城一线排开,这其中还有一个更为明朗的目的,就是加重王权以拱卫皇权,朱元璋对自己打来的江山格外珍惜,绝不允许异姓染指,所以要大肆分封儿子们为王,即便将来有什么意外,这些藩王仍然可以控制局面,支援或者成为中央,则江山还在朱姓手中。


鉴于此,就藩于各地的藩王都拥有比较大的权力和优厚的待遇。藩王在自己的领地内有比较独立的行政权,经济权和兵权。尤其是沿长城对蒙古设防的诸王如晋王,燕王(朱棣)等,拥有的兵权就更大。有人问,你朱元璋不怕这些藩王会谋反吗?朱元璋本人自然是不怕,那些都是他的儿子,哪个敢反?至于朱元璋死后的问题,如果是名分早定的朱标继位,那问题也不大,这些王爷也会乖乖的,就算朱标死了,传给孙子朱允炆,只要他谨慎处理和叔叔们的关系,对于削藩的事急事缓办,朱棣就是造反成功的希望也不大,只是朱允炆处理政务不成熟,太过急进,造成了靖难之变。


燕王朱棣能反,除了朱允炆的幼稚政治外,还得益于他自己完全独立的系统。首先,燕王的家人基本全在封地,这就解除了后顾之忧,不会让朝廷以他的家人充当人质,让他投鼠忌器。燕王用于讨伐蒙古的军队虽然有中央军的成分,但是燕王在封地内有独立的经济权力,完全可以自己养私兵,而他在封地招募的军队还有一大好处,就是这些军人的家属基本都在封地,可以和他拧成一股绳,对抗朝廷。独立的封地,独立的兵源,独立的经济,独立的补给,俨然一个独立王国,所以他起兵反叛有成势的基础,胜败先放一边,起码他能起兵。


我们再来看老十四。清朝的王爷和明代最大的差距是就藩上!清朝的王爷,是没有封地的,即便有,也不允许他们就藩的,也就是说,清朝的王爷全部都住在京城,他们的收入由政府从国库分配,就好像领工资一般,他们的经济和活动能力较明初的王爷有着很大差距!既然不能就藩,这些王爷的家人自然也都住在京城,老十四谋反?他疯了,想换老婆孩子了不是?他能在西北当大将军王,那是朝廷委派,并不代表西北就是他的封地,而且他统领的军队都是国家的军队,朝廷的军队,里面有相当部分是满蒙汉的八旗兵,而八旗有一半驻守京畿,也就是说这些调来的八旗兵,一半的家属都在京城居住,你让他们跟着老十四反,他们心里不嘀咕才怪,哪里还有战斗力可言?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经济!打仗打的是钱粮这话一点没错,老十四在西北打仗的军饷和粮草全靠朝廷供给,他要是反了,依靠自己那点工资和青海,西藏这些地方的财政是很难解决军队钱粮补给的,没有军饷,军人就无法养家,内部就会离心离德,没有粮食,那就更惨了,仗都打不了,军队就全都饿趴下了,根本不用朝廷剿灭,他自己都完了。



还有就是看对手,说实话,朱棣能赢,主要是对手朱允炆太弱造成的,按理说他就是反了,也是以一隅敌全国,胜算不大,但是朱允炆无比愚蠢的指挥和过分的善良成就了朱棣,最终让朱棣翻盘,问鼎中原。而老十四要反,面对他的是以薄情寡恩,冷面王著称的老四胤禛,无论政治能力,还是其他实力,老十四都相差很大,所以就是拉开来干,老十四的胜算也是微乎其微的,靖难之变的历史绝难在清朝重演!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史书上冬眠的蛇


综合分析下两者肯定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明成祖朱棣造反是因为:早在朱元璋时期,明成祖祖朱棣就曾率军攻打过蒙古,并且大败蒙古军,导致其在军中有极大的威望,是仅次于朱元璋的存在。



而大将军王则不同,他并明成祖祖朱棣在军中一样的地位。

其二:朱棣要造反有合适的理由,当时的朱元璋了他的孙子为皇帝的,这与中国的古礼不合。所以朱棣有充足的理由发动兵变。

其三:人才问题,朱元璋的几个功臣都被他杀光了,真正直接导致了建文帝朱允炆手下无才可用,而雍正则不同麾下的年羹尧,隆科多张廷玉,都是顶尖的能臣,所以说大将军王造反绝对不会成功的。


阿慧说娱乐


朱棣本就是圣明的君主。假如朱棣不当皇帝,明朝必定是短命的王朝。自他清君侧后坐上了皇帝宝座便开創了永乐盛世,使大明王朝延续近三百年。所以清朝康熙皇帝评价朱棣:远迈汉唐!

而清朝的老十四根本不具备帝王的潜质,就是起兵造反也当不了皇帝,必定失败。假如他当上皇帝那清朝必定是短命的。只有雍正才能开创康雍乾盛世!


永恒149072963


制度决定的,朱元璋是让皇帝子有封地,给了皇子地方权利,说白了就是让皇子有了兵权和地方人脉,但中央政治权利人脉在皇帝手里,可以互相制衡,朱隶清君侧后让皇子仍有封地但无实权,清朝则是让皇子留在京城分摊了皇帝的权利人脉,也方便皇帝的对皇子的控制,只要京城戌卫在皇帝手里皇子就翻不了天,就算造反成功,各地勤王也会把皇子推翻,各有利弊


Soybeandady


朱棣作为明朝的藩王手中坐拥三卫的兵马且在起义中得到了其他藩王的支持(明朝初期每个藩王手中都是有军队的)!清朝的大将军王老十四虽然当时手中有一点军队但是不足以抗衡雍正所以聪明的他就没有选择走这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