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死后八百年,唐太宗李世民道出他被杀的真正实情

说起韩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秦末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汉初三杰”之一的“兵仙”,韩信刚开始的时候是跟随项羽的,一直没有用武之地。后来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到了蜀地,韩信觉得刘邦可能是自己的机会,就弃楚投汉,想要施展自己的报复。没想到韩信到了汉营以后,被安排去看管仓库,好几个月的时间都没人和他交流。又一次仓库的一个兵卒偷仓库的东西被抓,当时仓库所有的士兵都要被连坐,就在韩信要被问斩的时候,夏侯婴注意到了他,当时夏侯婴向萧何力保韩信,最后萧何将韩信引荐给刘邦,韩信得以有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在韩信成为大将军以后,率领汉军百战百胜,最后在垓下四面楚歌打败项羽,可以说汉朝的建立韩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韩信死后八百年,唐太宗李世民道出他被杀的真正实情

韩信的人生巅峰是在项羽自刎的时候,刘邦当即就将韩信封为楚王,虽然韩信的兵权被褫夺了,但是当时刘邦还是非常肯定韩信功劳的。可惜盛极必衰,仅仅几个月之后长安城中出现了韩信意图谋反的消息,刘邦借这个机会将韩信贬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和匈奴作战的时候吕雉将韩信骗入宫中杀害,还灭了韩信的三族。

韩信死后八百年,唐太宗李世民道出他被杀的真正实情

韩信有着“兵仙”的美誉,很多人认为刘邦太过于薄情了,韩信立下了“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的大功,又根本没有造反的想法,一代兵法大家被沉冤致死,成了刘邦一生的污点。那韩信究竟死的冤不冤呢?800多年后,唐太宗李世民说出了他被杀的真正原因。在《旧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贞观六年李世民在皇宫中设宴款待当初跟他打天下的功臣。

韩信死后八百年,唐太宗李世民道出他被杀的真正实情

但是在宴中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开心的事儿,尉迟敬德因为不满自己的座次排位,对王爷李道宗大打出手,打伤了李道宗。李世民心中非常恼怒,这个时候他突然明白刘邦为何要杀韩信这些功臣了,李世民当时和在场的大臣说道,诸将跟随我建立了不世功勋,也得到高官厚禄的赏赐,但是时间一长就有一些人居功自傲,藐视朝廷的律例和皇帝的威严,不遵从君臣之道,这才是君王大开杀戒的根本原因。韩信功劳甚高,可惜却没有恪守臣下的本分,每次在获胜的关键时刻就向刘邦讨要封赏,没有半点臣下的忠诚之心,这样的臣子,有哪个君主能容忍呢。后来无论是尉迟敬德还是程咬金等人,都安分守己,除了一个造反的侯君集,唐朝的功臣全部得以善终。唐太宗的这一番话是在皇帝的角度上说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打天下的时候君王最看重的还是臣子的能力,但是一旦功成名就建立不世之功了,皇帝最需要的就是臣下的一颗忠心了。韩信不是刘邦的嫡系,每次他在获胜的关键时刻就索要王侯爵位的封赏,一次还行,每次都是这样,根本就是自寻死路。韩信死后八百年,唐太宗李世民说出他被杀的真正原因,不可谓不让人感慨。各位网友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本文由张口说历史原创并独家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于其他平台,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