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随后,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刘秉忠负责都城的规划设计。刘秉忠设计的大都城位于高粱河下游,将今天的什刹海、北海、中海都圈入了城内。整个大都城布局近似方形,南北约7.5公里,东西约6.6公里,占地近五十平方公里,是唐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座新建城市(图1)。都城内人口在元朝初期时约为五十万,至元朝中期时已超过百万。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口消耗粮食物资必定十分惊人,加之元朝初年连年对外战争,也需要供应大量的军粮。据史料考证,元朝都城每年粮食需求都在百万石以上(元代时一石约为现在六十公斤)。对于如此庞大的粮食需求,区域有限的华北平原必定难以满足,元朝必须从全国范围内征集物资,其中主要的征集地就是富庶的江南地区。《元史》载“元都于燕,去江南甚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为把江南的粮食运送至大都城,元朝先后开通了海运、疏通了京杭大运河,经由这两条线路运输的物资皆可到达通州。物资在通州一部分可以经过坝河转运至大都城,但坝河每年的运量仅在三四十万石左右,剩余的物资则必须经过陆路运至大都城。通州和大都城相距五十里路,陆路运输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尤遇恶劣天气,道路泥泞,民夫艰辛不堪。史载:“先时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挽官粮,岁若千万,民不胜其悴,至是皆罢之,”所以在通州和大都之间迫切需要一条便捷的运输通道,由此促成了“通惠河”的出现。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1 元大都城平面设计示意图(图片来源: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提起通惠河,不得不介绍一下通惠河的规划者——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郭守敬出身书香之家,其祖父郭荣是金、元之际颇有名望的学者。郭守敬十五岁时就用竹篾扎制出一架测天用的浑仪,其后师承著名学者刘秉忠,历任副河渠使、都水少监、工部郎中、同知太史院事、太史令等职,开启了他硕果丰硕的一生。后人总结郭守敬的学问“不可及者有三”:水利之学、历数之学、仪象制度之学。他主持规划了大都城完美的水利体系、参与西夏治水,治水思想上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理念;在数学上,废除上元积年、发明弧矢割圆术、以万分为日法……;在仪象制度上,完成了《授时历》,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部精良的历法。发明了简仪、候极仪、立运仪、浑象、仰仪等众多天文计时仪器(图2);创作《推步》、《立成》、《历议拟稿》等十四部著作。在古代社会相关学科体系都不太健全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确非同一般。当今天我们歆羡于近代西方杰出的科学家时,更应该翻开历史,去追忆我们这些古代的先哲。对于郭守敬的这些成就,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元大都水利体系的规划及通惠河的开凿。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2 郭守敬发明的简仪(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元中统三年(1262年),三十一岁的郭守敬,受到忽必烈的召见,面陈水利六条建议,深得忽必烈赞赏,随机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工作。郭守敬上任伊始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通州至大都之间的漕运问题。郭守敬计划开凿一条连接通州和大都城的河道,而在此之前北京已有两条连接两地的河道:一条是金代闸河,以中都城北护城河为起点,东流至通州城北,注入北运河;另一条是萧太后河,位于北京东南,起始于辽南京城迎春门(原宣武区西南部),东南流向张家湾,与北运河相接。两条河道保存状况尚好,因此疏浚这些旧河道作为漕运河道是比较适宜的。在两条河道中,郭守敬选择了离大都城距离较近、保存状况较好的闸河作为疏浚河道,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河道进行调整,将起点改至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南岸,并将河道下游改至通州东南,在张家湾注入北运河,这即是通惠河的路线规划。

运河路线虽然确定,但还需解决运河最重要的问题——水源。对于一条运河来说,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其是否有稳定的水源,对于北方少雨地区的运河来说尤其如此。早在金代时,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金代的统治者。金代为解决闸河水源问题,大定十一年,金世宗命人开凿金口河,引卢沟河水以济漕运,但因漕渠地势高峻,水性浑浊,最终失败。其后金章宗泰和年间,开高粱河引翁山泊水接济闸河,不过水量仍是不足,因此解决水源问题成为通惠河成功的关键。由于北京平原西北高、东南低,要保证水源能够自行平缓地流入漕运河道,新的水源必须位于大都城西北部海拔较高的位置。元朝初期,郭守敬曾以金代旧水源瓮山泊为通惠河供水,水源仍旧不足。为寻找稳定的水源,郭守敬在大都城周边进行详细的勘察后,发现北京昌平温榆河上源地区水源丰富,散布着诸多泉眼,其中白浮泉水量充足、流量稳定(图3),是通惠河理想的水源郭守敬规划以白浮泉为起点,将周边诸泉汇集在一起,再导引至大都城。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3 白浮泉遗址(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不过工程实施起来却并不简单,这是因为白浮泉距瓮山泊约四十里路,高差仅有两米,之间有众多山谷和河道,高低起伏较大,引水路线如何选择是工程的难点。若开凿一条直线的引水渠道,泉水必定会在中途汇入地势较低的河流和山谷之中,因此需要寻找一条迂回且地势逐渐降低的引水路线。如何确定引水路线地势是逐渐降低的呢?在今天的施工技术中,我们可以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等现代化的测量设备轻松地测出两地的高差,在古代社会这个问题却是难以解决。为此郭守敬想到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参照点,通过和它对比获得绝对高度,以此确定不同地点的高差,这个参照点郭守敬确定为海平面,这是地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海拔”的创始。这个概念的提出要比西方类似概念的提出早五百多年,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工程测量。通过海拔概念,郭守敬确定了一条海拔高度逐渐降低的路线,这条路线绕开了白浮泉和瓮山泊之间的山谷河流,先是自白浮泉向西,而后沿西山山麓南行,再东南转向瓮山泊,整条路线略呈“C”字形,沿渠修筑堤堰(图4)。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4 白浮泉引水路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整条引水渠道在途中还汇集了一亩泉、马眼泉、王家山泉、冷水泉等十余泉水众多泉水,小的溪流逐渐汇集成了一条水量丰沛的大河。不过山谷溪流与引水渠相接时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山洪大时可能会将引水渠道直接冲毁,后期修复起来较为麻烦,为此郭守敬想到在引水渠与山溪间交叉处采用一种“荆笆编笼装石”的溢流坝,山洪大时,能自动溃决泄洪,修复时工程量也不大。这种结构称为“清水口”(图5),在整个白浮——瓮山引水渠中,这种结构共有十二处,它巧妙解决了渠道和山溪相接的问题,为引水渠提供了稳定清洁的泉水。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5 “清水口”交叉工程结构推想图(图片来源: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


通过精确计算、巧妙设计的引水路线,郭守敬将白浮泉和沿途众泉水成功引导至瓮山泊,并在瓮山泊入水口和出水口各设一座水闸,将瓮山泊改造成了一个大的蓄水库,然后通过高粱河将水导引至大都城内积水潭,再以积水潭和通惠河相接,以此解决了通惠河的水源问题(图6)。但工程并未就此结束,如何让通惠河“平稳”的运行还是一个“难题”。因为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地,瓮山泊和大都城相距二十里,海拔相差两米,水可以平稳自流,而北京和通州相距五十里,海拔却相差近二十二米,如果将上游河水直接流入通惠河的话,通惠河必定水流湍急,河水“一泻无余”,同时漕船也难以行驶。那么如何才能让水流流泻不至于过快,又能保证船只平稳行驶呢?为此郭守敬苦苦思索,最终他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设计水闸控制水流,“闭闸蓄水,开闸行船”。具体说来就是,在通惠河上设置若干组水闸,漕船在通惠河上自西向东行驶,行至一组水闸下时,下闸打开,使下游水位上升,船只驶入两闸之间,然后下闸关闭,上闸开启,使两闸之间的水位上升,船继续向上行驶,如此往复,船只就可以顺利行至都城。史载:“每十里一置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以过舟止水”。整条河道包括上游高粱河在内共有十一组水闸,二十四座(图7)。实际上这种梯段式行船的原理就是现在的“船闸”技术,这种技术至今仍广泛地应用于船舶航行领域,比西方类似技术早了几百年之久,由此不得不感叹郭守敬的巧妙构思(图8)。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6 元大都通惠河源流图(图片来源: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7 通惠河二十四闸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8 船闸工作原理(图片来源:摘自网络)


至此,水源、路线、行船等问题统统解决,这条河的规划方案基本确定,接下来就是具体施工。这条关乎都城发展的河道得到忽必烈的极大关注。在河道开挖时,忽必烈命“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为之倡,咸待公(郭守敬)指授而行事”。工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八月开工,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秋竣工。河道通航后,载满货物的漕船自北运河驶入河道,溯流而上,直抵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当时积水潭水域辽阔(图9),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漕船,“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恰逢忽必烈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金莲川草原)归来,行至积水潭处,看到如此空前的盛况,大喜过望,遂将这条人工河道命名为“通惠河”,并赏赐郭守敬一万二千五百缗,让他继续兼职,抓好漕运大事。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9 元大都积水潭(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从整条引水路线来说,这条河道开凿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这条河道的成功更显得“来之不易”,这也主要得益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设计师的精巧构思。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智慧,是一条当之无愧的“智慧之河”。通惠河的成功意义无疑是巨大的,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条河带动了一座城,不仅都城所需的粮食皆需依靠这条河供给,就连都城内的日用百货也需要它来满足。同时这条河流和北运河直接相连,解决了大都城至通州的“最后一段路程”,有效地促进了元朝的南北沟通,这对于都城对于全国的控制和政权的巩固都具有很大的裨益。更可贵的是这条河流历经明清,流淌在现在,依旧服务着北京城,泽润着今天的人们!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周坤朋 吴礞:智慧之河——通惠河

图10 通惠河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作者:周坤朋 吴礞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水文化遗产团队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