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健康體檢」健康發展

劉玉廣(笑著歌笑點)

希望“健康體檢”健康發展

“今年體檢了嗎?”

這樣的被問,近年來似乎越來越多。就像“你吃了嗎”那樣任性。好像沒體檢,就是不健康、就是不會照顧自己,就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極度不負責任,就是不時尚。

體檢,好幾種情況:

“醫療性體檢”,以疾病診治為目的。

“通過性體檢”, 以某項特定工作或行為的體檢,比如人們在辦理入職、入學、入伍、駕照、出國、結婚、保險等手續時的體檢。

“健康體檢”,以瞭解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

希望“健康體檢”健康發展

“健康體檢”,一般是在空腹的前提下完成抽血化驗(包括血常規、血生化、血免疫、腫瘤標誌物、激素、微量元素等項目)和腹部超聲檢查。還有不需空腹的內、外、眼科、耳鼻喉科、口腔、婦科及中醫等臨床科檢查,心電圖、胸部透視、骨密度、經顱多普勒等輔檢科檢查等。

按說,都是好事。可是,有的醫院,特別是一些體檢機構,竟把這樣的好事做歪了、做醜陋了。

主要說的是“健康體檢”中的亂象叢生。他們把體檢當作了賺錢機器。

利用體檢“增加”就診對象。個別醫院,利用體檢的機會,把小的說成大的,把不重要的說成重要的,先把體檢者嚇唬住,然後“預約”他們來醫院複查或診治。這一招很靈,據說,有的醫院的70%病號,是這麼“銷售”出來的。如此,醫院一年的收入問題不用擔心了。聽說,國外很多醫院也是這樣。如果是借鑑來的,也是非常可惡。

希望“健康體檢”健康發展

虛假體檢,純粹賺錢。個別體檢機構,部分體檢醫師是無證人員冒名頂替。比如有的醫師已經離職,人離開了,但名字依然被冒用。由於體檢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為了降低成本,一些機構會從外地小門診部聘用醫務人員、刪減必要的體檢項目、使用廉價試劑、購買二手設備等。有的機構為了爭奪高端體檢市場,推出包含了核磁共振等放射性檢查的項目,既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也會對消費者身體產生傷害。有位女士,同樣是檢查癌胚抗原,在體檢機構檢查為陰性,3天后在公立醫院檢查則超出了正常指標,令人無所適從。

過度體檢,用價格套餐“忽悠”人。有的體檢機構推出的體檢套餐,有幾百元、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不等。有體檢者報料,同樣的檢查項目,在不同的體檢機構中,價格千差萬別。有的民營體檢機構,先以低價吸引客流,一旦消費者“上鉤”,再千方百計加價。不少消費者在網上團購了基礎體檢套餐,體檢時,幾乎每一個項目都會被醫生“熱情”“強烈”地推薦額外的收費項目,讓人感覺他們不是醫生都像推銷員”。

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識增強, 人們對健康體檢的需求不斷增長,體檢因此迅速成為一項新潮、時尚的行業,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2018年中國健康體檢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我國2016年健康體檢市場容量已經超過1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2000億元左右。

希望“健康體檢”健康發展

健康,誰不需要呢?不生病、少生病,又是幾乎所有人的希望和夢想。健康體檢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而應運而生。這是非常好的事,通過定期篩查,發現潛在的疾病並及時治療,用較少的代價獲取最佳的健康效益。特別是我國已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求“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健康體檢”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只是,像所有的“萬事開頭難”一樣,不正規、不統一、不人性等問題,亟須規範化管理和重拳整頓、治理和打擊。既然是行業,就要有行業管理制度、標準和規範,不能、不可任其胡來,不能、不可把老百姓的身體當兒戲、當賺錢工具。

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公佈《健康體檢中心基本標準(試行)》,從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入手,對於准入門檻、操作流程、質量標準等作出統一規定。據瞭解, 今後的“健康體檢”機構,都要在這一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下行動。同時,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逐步引導體檢機構依法合規經營。

把提升中國人民身體質量的好事做好,從個體講,人人需要;從大處講,更是民族未來的要求。

希望“健康體檢”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