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健康体检”健康发展

刘玉广(笑着歌笑点)

希望“健康体检”健康发展

“今年体检了吗?”

这样的被问,近年来似乎越来越多。就像“你吃了吗”那样任性。好像没体检,就是不健康、就是不会照顾自己,就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极度不负责任,就是不时尚。

体检,好几种情况:

“医疗性体检”,以疾病诊治为目的。

“通过性体检”, 以某项特定工作或行为的体检,比如人们在办理入职、入学、入伍、驾照、出国、结婚、保险等手续时的体检。

“健康体检”,以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

希望“健康体检”健康发展

“健康体检”,一般是在空腹的前提下完成抽血化验(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免疫、肿瘤标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项目)和腹部超声检查。还有不需空腹的内、外、眼科、耳鼻喉科、口腔、妇科及中医等临床科检查,心电图、胸部透视、骨密度、经颅多普勒等辅检科检查等。

按说,都是好事。可是,有的医院,特别是一些体检机构,竟把这样的好事做歪了、做丑陋了。

主要说的是“健康体检”中的乱象丛生。他们把体检当作了赚钱机器。

利用体检“增加”就诊对象。个别医院,利用体检的机会,把小的说成大的,把不重要的说成重要的,先把体检者吓唬住,然后“预约”他们来医院复查或诊治。这一招很灵,据说,有的医院的70%病号,是这么“销售”出来的。如此,医院一年的收入问题不用担心了。听说,国外很多医院也是这样。如果是借鉴来的,也是非常可恶。

希望“健康体检”健康发展

虚假体检,纯粹赚钱。个别体检机构,部分体检医师是无证人员冒名顶替。比如有的医师已经离职,人离开了,但名字依然被冒用。由于体检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机构会从外地小门诊部聘用医务人员、删减必要的体检项目、使用廉价试剂、购买二手设备等。有的机构为了争夺高端体检市场,推出包含了核磁共振等放射性检查的项目,既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也会对消费者身体产生伤害。有位女士,同样是检查癌胚抗原,在体检机构检查为阴性,3天后在公立医院检查则超出了正常指标,令人无所适从。

过度体检,用价格套餐“忽悠”人。有的体检机构推出的体检套餐,有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有体检者报料,同样的检查项目,在不同的体检机构中,价格千差万别。有的民营体检机构,先以低价吸引客流,一旦消费者“上钩”,再千方百计加价。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团购了基础体检套餐,体检时,几乎每一个项目都会被医生“热情”“强烈”地推荐额外的收费项目,让人感觉他们不是医生都像推销员”。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 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需求不断增长,体检因此迅速成为一项新潮、时尚的行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我国2016年健康体检市场容量已经超过1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2000亿元左右。

希望“健康体检”健康发展

健康,谁不需要呢?不生病、少生病,又是几乎所有人的希望和梦想。健康体检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而应运而生。这是非常好的事,通过定期筛查,发现潜在的疾病并及时治疗,用较少的代价获取最佳的健康效益。特别是我国已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健康体检”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只是,像所有的“万事开头难”一样,不正规、不统一、不人性等问题,亟须规范化管理和重拳整顿、治理和打击。既然是行业,就要有行业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不能、不可任其胡来,不能、不可把老百姓的身体当儿戏、当赚钱工具。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公布《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从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入手,对于准入门槛、操作流程、质量标准等作出统一规定。据了解, 今后的“健康体检”机构,都要在这一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下行动。同时,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逐步引导体检机构依法合规经营。

把提升中国人民身体质量的好事做好,从个体讲,人人需要;从大处讲,更是民族未来的要求。

希望“健康体检”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