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測繪的碭山縣城,在民國初年仍保留著明清格局

第一次被測繪的碭山縣城,在民國初年仍保留著明清格局

碭山縣城廂圖

《碭山縣城廂圖》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實測,十二年(1923年)制印,淮揚徐海四屬平剖面測量局,比例尺1:5000。在此圖之前,所有縣誌、州志等資料上的碭山城圖都是手繪的略圖,本圖是碭山縣城第一份1:5000大比例尺實測地圖。

關於這幅圖的測繪來歷,《江蘇省志·測繪志》有詳細記錄:

民國9年(1920年)江北運河工程局附設淮揚徐海四屬平剖面測量局,開始所屬25縣範圍1∶1萬平剖面測量(於1927年停測)。同時在所負責區域內的24縣的城廂鎮進行1∶5000平板儀測圖(泗陽縣城廂未測),圖幅尺寸隨城廂鎮面積大小而異。淮陰、儀徵、漣水、宿遷、碭山、贛榆、睢寧、沭陽、東海、鹽城、興化、東臺、阜寧、豐縣、沛縣、蕭縣、寶應、邳縣、灌雲等19縣比例尺為1:5000,江都、銅山、淮安、高郵、泰縣等5縣比例尺為1:7500。

圖上內容詳盡,地物符號達50多種,學校、教堂、工廠、郵政局乃至警察崗亭都作了標示。部分城廂圖測繪了等高線,但較粗略。用黑、紅、藍、綠4色彩印,制印質量及紙質均屬上乘。

第一次被測繪的碭山縣城,在民國初年仍保留著明清格局

《碭山縣城廂圖》局部

如上圖所示,碭山城內大部區域被塗為黃色,為瓦房建築。標註地點有:高等小學、廣東會館、一心堂、宣聖閣、文昌閣、文廟、郵政局、縣警察局、積穀倉、商會、勸學所、農會、縣公署、民立醫院、關帝廟、城隍廟、貨捐局、第二高小、天主堂、東門大街,西門大街,南門大街,北門大街、察院街。

在城外,標有貢家園、朱家園、呂家園、陳家莊、張家莊、楊家樓等村莊,現都不復存在了。

擴展閱讀

《碭山縣誌1996》關於碭城的記錄:

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老城陷沒,縣令熊應祥改遷舊治西里許秦家堂重建新城(即今城),新城城牆高一丈五尺,基廣三丈,周圍八百四十丈二尺,四門建有門樓。明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知縣蔡一熊改土城為磚城,修四門樓。後經清康熙、乾隆年間兩次修茸,城牆蔚然壯觀,門樓為宮殿式兩層,飛簷挑角,角上吊有風鈴,城門為圓孔道S形兩道門,門外築有護門圈以防水患,各門上方正中鑲嵌長八尺,寬五尺的方形石板一塊,板上刻有松鶴圖案,中間刻有三個大字,東門曰:“景雲門”、西門曰“瑞洛門”、南門日“永保門”、北門曰“企寧門”。城牆修復後高二丈四尺,外部用特製的青磚修成,牆頂開闊舒展,外周有垛口2400個,距離勻稱,高度整齊。建國後,因城內擴建,1952年將其全部拆除,牆基變成了現在的內環路。

清末民初時期,縣城內街道佈局為棋盤式結構。隅十口為縣城中心,按方向分為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在4條大街的近城門處(內約100米)又各建一條橫街,兩端通到城牆附近。4條大街與4條小街的交叉處,成為4個十字街口,以隅十口為中心,以上4個十字街口分別叫南小十橋、北小十橋、東小十橋、西小十橋。另有2個丁字街(建設街、文廟街),全城共10條街,城內各街路面,除4條大街的中間用青條石鋪面以外,6條小街均為土路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