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變「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也就成了負擔

人情味變“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也就成了負擔

——世相百態:平涼人的隨份子文化

人情味變“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也就成了負擔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家有事百家來,這是中國人一個良好的傳統。這個傳統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隨份子文化。

隨份子這是官方語言,民間可能有很多種叫法。例如在平涼市,靜寧、莊浪人把隨份子叫行(音xing,也有個別地方發這個音為heng)情,關山以東的華亭、崇信、涇川、靈臺人叫送禮、送情、搭情、搭禮、隨禮。各地的稱謂不同,但事情總歸是一回事。

人情味變“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也就成了負擔

俗話說“皇帝也有三門窮親戚”,人活世上總有交往,總有個三朋四友。生活中,需要隨份子的名目很多,幾乎涉及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各個階段。孩子出生做滿月、孩子成年結婚、老人去世,這三件是大事,是一定要去的,去也一定要表示表示;升學了、升官了、搬家了、店鋪開張,這也是大事,非去不可;過去人家置辦了大點的家電也需要慶賀,現在的人購買了車輛也是需要慶賀的。這些事,如果不去就顯得關係淡薄,顯得生分,顯得沒有人情味。

隨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現在也無法考證最初開始在哪個朝代,始於何人何事。過去的農村人家,生了孩子去看望,親朋友好要麼帶點雞蛋,要麼帶點掛麵、蛋糕等營養品;孩子滿月,就會帶上手工縫製的小布鞋、小衣服、小被褥,也有人會根據孩子的性別帶幾尺布料,男孩就是素雅點的,女孩就是豔麗一些的;女孩出嫁,街坊鄰居會幫著做一些女紅活,這種幫忙其實也可以算作隨份子;老人過壽,親朋好友會蒸一些白麵饃,做成桃子形狀,頂上點上紅色,好看也好吃;有的人起屋架樑,或者買車買房、店鋪開張,親朋好友送一匹紅布(叫掛紅或者搭紅),或者放一串鞭炮,也很喜慶和熱鬧;有老人去世,親朋則主要會送白麵饃,外加一卷白紙。

人情味變“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也就成了負擔

這個時候的隨份子,大體以實物為主。當時生活條件不好,大夥錢財上都不寬裕,往往用家裡的特產、食品、衣料等實物來表達祝賀。這些禮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事主操辦宴席的負擔。特別是在“白事”上,因為老人去世這種事往往發生的突然,事主家多半會措手不及,招待來家裡弔唁的人需要的各種食品、材料購買不及,這時大夥送來的蒸饃就可以直接用在宴席上,白紙則用來焚燒。實物隨份子的時代,禮品特別實用,也讓人感覺這個禮也行得特別實在,很有人情味。

到了後來,這些實物禮品慢慢消失了,不分大小和“青紅皂白”,來客都以送禮金為主。禮金輕便,而且可以購買各種所需的東西,的確是方便了許多。但總感覺這種直白的金錢來往讓人與人之間的這種禮尚往來缺少了真實感、人情味和文化內涵。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農村才開始時新送禮金,當時的禮金“官價”(也就是約定俗成的標準)是一毛錢,這個說起來現在人可能會笑話。但當時的一毛錢可以買五盒火柴或者一盒煙的。大夥都普通窮,一毛錢也是禮,禮輕人意重。

人情味變“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也就成了負擔

禮金的“官價”幾乎是隨著年份步步高昇。從一毛開始到兩毛、五毛、一塊、兩塊、五塊、十塊,依次翻番,到了近些年,遇到紅白喜事給別人隨上200元禮金也感覺面目無光似的。當然,不論在哪個“官價”標準之下,也有人需要根據與事主的親疏遠近,在“官價”的基礎之上上浮隨禮標準。

中國的社會是個人情社會,人情社會的好處就是到處有熟人親戚朋友,有的熟人好辦事,朋友多了路好走,“打虎還需親兄弟,上陣莫過父子兵”,有了親戚話好說。但隨著隨份子有實物轉化為錢財,而且“官價”的年年高攀,這種古老而且散發著濃厚人情味、文化味的習俗也逐漸變味和異化,銅臭味、商業味漸漸顯得濃郁了。

人情味變“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也就成了負擔

人情味變成了“人情債”。你家有事,定然要邀請別人;別人來了,給你隨份子了,就相當於你欠別人的債了。到了別人家有事,你要是不去,那就是非常犯忌諱的事情,會讓別暗地裡嘲笑你“只進不出”,不懂人情世故,太過於吝嗇和薄情。這種禮尚往來是必須的。當然也有從中學聰明的,就把這事變成了撐面子或者斂財的手法。有的人不惜以各種名目操辦需要別人湊份子的事,事前不論交情深淺,哪怕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也會一一通知。因為在俗常情況下,一家人有事前來隨份子的人越多,就說明這個人越有能耐,在社會上有地位、有本事、交往廣闊,人緣好。而且最鮮明的一點,人越多則意味著份子錢收入越多。

於是,一些人平素沒有什麼來往,倘若猛然對你熱情了,和你套近乎了,不外乎兩件事:借錢,要麼就是需要你湊份子了。散一根菸、發兩顆糖或者一包瓜子,甚至也不會登門通知,就一張請柬或者一個電話、一條短信,就等於給送達了。不去吧,覺得在一個熟人社會,不見的人也可能見三回,不走的路也可能走三次,要是遇到了有點難堪;去了吧,又覺得以這人的為人和與其的交情,不見得你有事的時候人家會來給你捧場,或者將這份“人情債”還回來。也有的人認為自己地位高、身份尊貴,認為前去捧場、隨份子的都是理所應當的,以後的還不還尚且難以預料,就算你當天有事沒有親自到現場,而是給別人捎過去或者用電子支付表達了祝賀,送達了份子錢,人家回頭也不會補請宴席,甚至一句人情話都沒有。這就是典型的花冤枉錢,“打水漂”的人情投資。

人情味變“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也就成了負擔

每年的臘月到第二年的春節,冬春三個月是“人情債”壓力最大的時段,因為這個季節人相對閒一點,很多的結婚之類的事就喜歡選擇在這個時間操辦。很多人為了還別人的“人情債”,或者給別人撐面子、壯攤子,常常讓自己手頭拮据、囊中羞澀,前些年則出現一些人實在無法支付“人情債”,就在紅包裡寫一張欠條給事主送過去的事。有些人為人低調,遇到家裡有事想悄悄地、簡單地操辦一下,不想驚動過多的人,但回頭想想自己過去那些年給別人捧了多少場、投了多少資,也就只能隨大流大操大辦一番了。

人情味變成“人情債”,文化傳統變成經濟來往,習俗變成了負擔,也的確是一件讓人黯然傷神的事。如果讓這種習俗既保留了情感性質,又不至過於商業化、市儈氣,這可能是很多人需要面對和思考的難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