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近日,浙江湖州一个小男孩被狗咬身亡,引起轩然大波。

据新闻栏目《1818 黄金眼》报道,9 月 5 日,湖州一个男孩被家周围的黄色土狗咬伤,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了伤口处理,并先后接种了 3 针狂犬疫苗。

但情况却逐渐恶化,孩子 13 天后突然病发身亡,此时离第四针狂犬疫苗只差 2 天。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 100% ,相当恐怖,而狂犬疫苗,几乎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明明已经接种了狂犬疫苗,为什么最终还是发病身亡?

网上各路解析猜测,不过在官方权威调查结果出来前,都只能是推测。

丁香妈妈编辑部采访了多个疫苗资深人士,尝试对事件进行较为客观的解析。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孩子从被咬到离世的 13 天里

发生了什么?

我们尝试对事件进行事件梳理:

  • 9 月 5日:当晚 8 点,孩子在家门口的路上被狗咬伤,右腿、右眼、躯干多处有伤,且已经贯穿皮肤;
  • 9 月 5 日:孩子被咬 1 小时后,抵达湖州市中医院接种第 1 次狂犬病疫苗,并按照体重接种了 2 支免疫球蛋白;
  • 9 月 8 日:湖州南浔中西医结合医院注射第 2 次狂犬病疫苗;
  • 9 月 12 日:注射了第 3 次狂犬病疫苗;
  • 9 月 17 日:
    孩子表示头部位置疼痛,以为是发烧引起,吃了消炎药,此时离第 4 针狂犬病疫苗还差 2 天;
  • 9 月 18 日:孩子在南浔医院做了检查,后返回家中,有惊狂表现,当天晚上情况恶化;
  • 9 月 19 日:孩子抢救无效去世;
  • 9 月 20 日:南浔卫计局申请专家会诊,诊断为狂犬病。

由 1818 黄金眼两次新闻报道中可以得知,孩子在被狗咬伤的当晚,就接种了 1 针狂犬病疫苗,并且接种了 2 针免疫球蛋白。

按照接种程序推算,新闻中的孩子接受的应该是「五针法」的免疫接种程序,这个孩子接种好了第 3 针,还没有完成全部的免疫程序。

但免疫球蛋白不用等到自身产生抗体,就有免疫作用。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事发后伤口处置不及时?

很多网友怀疑,是不是爸爸发现孩子被咬后没有及时冲洗伤口,错过了最佳时间。

按照《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2016 年版),被狗咬伤后,确实第一时间要对伤口表面和内部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清洁伤口的目的主要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以及预防伤口发生继发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新闻里没有对处理方式给予太多信息,如果事发后对于孩子伤口处理不够及时,或者方法不对,确实是会影响病情的。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疫苗接种程序有问题?

孩子的伤情集中在主要两处:一处腿部,一处眼部。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按照被动物抓伤咬伤的伤口情况,《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划分了三级暴露类型,每一级又有不同的免疫预防处置。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如果是二级,只需清洗伤口后接种狂犬疫苗即可;但如果是三级暴露,就还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新闻里所用的词语的都是「贯穿皮肤」,应属于三级暴露。

从新闻给出的孩子的死亡证明上可以看到,孩子接受了 2 针免疫球蛋白的肌肉注射。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而根据微博上自称当事孩子父亲的微博用户发出的内容,「当时医生担心伤到眼球,眼部并没有按照程序注射血清(即免疫球蛋白)」。

很多网友也认定,眼部伤口没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导致孩子接种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根据国家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免疫球蛋白应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

同时要求,在解剖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接种医生应当按照计算剂量,仔细地将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进行浸润注射。

浸润注射,简单来说就是把伤口周围打一圈,把伤口泡在药里面,对于粘膜部位暴露着(眼睛和口腔),也可以用涂抹和滴的方式。

我们暂时还不了解孩子的眼睑伤口是否进行了被动制剂的处理(微博里所用词是「注射」没有提到「涂抹」),如果医院没有任何处理,很有可能就是造成孩子接种失败的原因。

而具体事实如何,还是应当根据就诊记录和尸检结果来进行确定。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狂犬病毒发展速度过快?

狂犬病免疫失败的案例虽然非常罕见,但是并非不存在。

根据研究估计,在发达国家中应用细胞培养疫苗免疫失败率为每 80000 人中 1 例,而发展中国家为每 12000 到 30000人中发生 1 例。

人的狂犬病潜伏期从 5 天至数年(通常 2~3 个月,极少超过 1 年)都有,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

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

这个案例上,小孩全身多处咬伤,且伤势较重,更为危险的是头面部这种神经丰富、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也有咬伤,因此潜伏期非常短。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孩子被咬伤抓伤

怎么做最保险?

很多家长都很恐慌:孩子万一也被咬被抓伤,究竟处理最安全呢?

建议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1. 清洁伤口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 15 分钟。

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

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再用稀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对伤口消毒。

男孩被狗咬 13 天后离世,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发病?

2. 判断狂犬病的暴露等级,进行对应处理!

一旦孩子被狗咬,处理时间一定要快,尽快清洗尽快接种疫苗;如果达到了 III 级暴露,第一时间按照要求接种免疫球蛋白,十分必要。

最后,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尽量远离非家养宠物,尤其是无主的流浪狗,也不要主动逗狗,抓狗。

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