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人的离人愁

俞雨生点评

我国一亿多慢性肾脏病(CKD)中,绝大多数是可以完全治疗好的或被控制稳定的,对于病情持续进展或控制不稳定者除与原发病因、就诊时机、病情性质及遗传体质有关外,很大程度上与生活方式不当、过重的心理负担相关。为此,我们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吴娟老师撰文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广大肾友们在此方面有所收获。

慢性病人的离人愁

离人愁,伤别离,凋雾落,空悲切!最近同办公室的小李忽然在微信朋友圈中成为了一位多愁伤感的诗人,询问后才知道,小李查出了二型糖尿病,而且指标相当不好,当得知自己将面临长时间的治疗后便开始没事就在朋友圈发发人生感慨,忧郁古风诗词。不多久同事们发现他变的敏感多疑,好心的同事们都来向我询问,该怎么帮助他呢?


慢性病人的离人愁


其实成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并不能对你的病情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为专业心理工作者,我觉得让生活变的简单才能对你的病情产生帮助。首先,我们选择接受事实。其次,去找一家值得信任的医院,找一位医生作为你的主治,所有的信息不要道听途说,要和你的医生沟通。再次,生病了,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吃。我跟过一段时间慢病门诊,其实发现血脂高并不是不能吃肉,慢性肾病也不是不能喝水。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未尝不可。


慢性病人的离人愁



我们不要把一些慢性病想的过于可怕,你们的医生会帮你证明它也不过如此。医生是我们最好的战友,当我们抛开伤春悲秋的情绪之后,我们要与医生建立信任,建立有限沟通,如何做到这些呢,我也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参考:

有一个好开始,比什么都重要

进了诊室,礼貌的向医生问好。要知道,你是来寻求帮助的。如果不习惯问好也没关系,只要记住一条:干万不要把外面的不良情绪带进诊室。

提前准备好资料

既往病史,以前做过的检查报告单,最近一段时间正在吃的药,可以写下来或者手机拍成照片;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最好写在一张纸上或拍成照片保存。

只陈述症状,不要自己做判断。

当医生问你哪不舒服,你回答:我头痛,嗓子痛,咳嗽,胸口痛等等,这些就是陈述症状,这样回答就很好。不要这样回答:我偏头痛,我嗓子发炎,我气管炎,我心绞痛。这些都是判断。不要判断,因为你的判断和对这些疾病的理解,也许都是错误的,这种信息有时候会误导医生,更多时候,医生会重新确认你是不是真的准确理解了这些概念,这样一来,沟通就变得低效了,就浪费时间了。

尽量提供症状发生的具体时间

当医生问,你发现血压高有多久了?其实,他内心是希望你回答具体的时间,比如几个月,几年。然而,绝大多数人的回答却是好久了。医生听到这三个字,几乎一定会心情复杂地重复问你,好久是多久啊?对于急性病(刚刚发生的),时间最好精确到“小时“甚至是“分“比如说,头痛3小时。最近几天发生的,精确到“几天“,比如说:发烧5天。一年内发生的,精确到“几个月“,比如说:睡眠不好3个月。而对于长期慢性病,说“几年“就好,比如说:发现高血压5年或者5年前发现高血压,都可以。

不要隐瞒病史

每个人都有隐私,或大或小;当医生问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不要隐瞒,如实告知。如果旁边有其他人在场你不方便说,可以提示医生,让医生给你提供隐私空间。有时候,你以为无关紧要的过去的一些情况,恰恰是诊断疾病的关键线索。

不要夸大症状的严重程度

部分病人为了得到医生更多的关注,会夸大症状的严重程度,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误导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当然,也不要强忍着痛苦说没事,实事求是,说出真实的感觉就好。

仔细听医生的问题

医生:你抽烟吗?

患者:我不喝酒。

医生:你善酒吗?

患者:我不抽烟。

医生:你头痛多久了?

患者:我还头晕,睡眼也不好…

以上这些回答,医生内心是很抓狂的。由于就诊时间有限,所以,医生提的问题都是很关键的,注意听医生询问的问题,问什么回答什么,如果没听清,可以要求医生重复。如果你觉得有些事情医生没问到,后面可以再补充

女性患者要注意的细节

看病前不要化妆,不要涂指甲油,不要穿连体衣、连衣裙。化妆,涂指甲油,会影响医生对面容皮肤,指甲颜色的判断,从而影响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比如贫血,黄疽等。穿连体衣的话,医生在做体格检查的时候,会很不方便。最好穿舒适,稍微宽松点的衣服。

重点关心这三个问题

(1)是什么病?也就是诊断问题。很多时候,诊断不会一开始就能撂清楚,这个时候要了解下一步要怎样做才能明确诊断。

(2)下一步怎么办?知道诊断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理,包括还要做什么检查,要怎么去治疗等等

(3)重点注意事项?包括饮食禁忌,药物的服用方法,药物的副作用,什么时候需要复诊等等。

既然生病了,我们就要迅速转换身份成为斗士,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注意,相当多的疾病都无法治愈),要了解如何控制症状,疾病管理,学会如何和疾病相处,让生活充满阳光,才能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离人愁,离人愁,不管它离不离开你都别愁。

假期小贴士

如果您假期选择宅在家中,“过度补觉”会导致肌肉松弛、新陈代谢缓慢等,也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负担,甚至出现恐惧、自卑的情绪。十一期间应适当进行健步、拉伸等简单运动。

(吴娟,俞雨生撰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