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年頭買車還要考慮面子?

以前,買得起車的人就是能力強;有一臺車就代表了公司的實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車已經慢慢開始平民化,只要有份穩定收入的人都可以買得起車了,能攀比的也許只有車的價格跟品牌了。

這年頭車已經不能代表什麼了,雖然說品牌還是能代表你的消費能力,但是隻要你敢貸款,首付一成豪車開回家。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年頭買車還要考慮面子?

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還是有那麼些人買車總要顧著面子。周圍的同齡人買得起二十萬的,那他就死活得要買個二十萬的,哪怕他月入三千,家裡沒礦,都硬要去跟人借錢來買。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年頭買車還要考慮面子?

我認識一個人,他就是這樣的情況。一開始開著一輛別人給的十幾年的二手車,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沒穩定收入,出來有投資人投資創業後開始兩公婆有穩定收入一人3000,就開始想要買臺新車,畢竟那臺二手車各種故障修得也挺煩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年頭買車還要考慮面子?

周圍有幾個朋友賺到錢一個月一萬多的,都買了十幾萬的車,可能面子作祟,他認為他買車一定得買臺二十萬的。他自己也不承認自己是愛面子跟人攀比,而是一直跟大家說是因為情懷所以才一定要買某臺二十萬級的車。

從一開始的說過幾個月創業賺到錢就去下定,到後面說跟親戚借十萬去下定,慢慢的變成買個十幾萬的就好,但是買十幾萬一定要改不然不好看。再到後面說買個五六萬的二手車,一年了,聽他從二十幾萬吹牛吹到五六萬,都沒出手。

是沒錢嗎?一開始其實買個十萬左右的還是可以的,但是因為自己死要面子非要買個二十萬,加上中間創業出了一些問題,最後連個十萬的車都買不起。

整天說跟人借十萬,然後剩下的十萬貸款分期一個月四千多五千沒問題。我心裡就在想,你把跟別人借的那十萬當不存在了?一個月就收入六千塊錢,還個貸款都四五千了,養車不用錢?自己都不用吃飯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年頭買車還要考慮面子?

而且他還要整天說不就是這麼幾千塊錢嘛,隨便都能賺到啦,然而事實就是一年多一直以月入三千的狀態,很多事情都是說說並不會去做。當我說起我一個月還車養車2000多都感覺壓力有點大,大家一樣的收入,你還想去搞個月工四千多的?不累嗎。他居然跟我說你要是為了這一兩千多的貸款就頭疼,那你就真的很大問題了,賺錢很容易的嘛,聽到這裡我就想笑,說得好像你賺很多錢一樣,大家一樣收入這麼多,你只是沒有試過每個月固定支出兩千多的感覺,就整天在那裡裝作自己很牛。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車只是代步的工具,上班下班,周圍遊玩,有多少錢幹多少事,如果你總是想用自己的全副身家去買一臺車,那麼你可能離成功就會越來越遠。一味地為了面子去裝逼,要麼就是傾家蕩產,要麼就是你永遠都買不到能夠“配得上”你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