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與鐵血十八星旗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很多重要的歷史節點,而1911年10月10日,無疑是其中之一。

1911年10月10日晚,駐守在武昌城北門外的新軍革命黨人舉火為號,發動起義,並迅速佔領了總督府,佔領了整個武昌。到12日凌晨,革命軍先後佔領漢陽漢口,武漢三鎮完全光復。這是第一場真正意義上新民主主義武裝起義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當時全國的革命士氣。之後的1個多月內,關內十八省中除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外,其餘十四省均宣佈獨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與鐵血十八星旗

在武昌起義勝利後,臨時成立的湖北軍政府,宣佈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又公佈了《中華民國鄂州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由宋教仁主持起草,共7章60條。這是一部採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產”和“自由營業”的權利。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而10月10日也成為了歷史上中華民國的國慶日。

1912年4月,各省代表在上海開會,研究籌組中央政府事宜。討論國旗時,湖北代表提議使用武昌起義時所用的鐵血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與鐵血十八星旗

鐵血旗又稱十八星旗,紅底、黑心、輪角,外加十八黃星。在黑九角星內、外角上共有十八顆金黃色的圓星,代表關內漢人所在的十八個行省,黃色代表炎黃子孫。清朝政府建立到19世紀為止,只准許漢族在內地十八省居住。不允許漢族隨便遷入居住的有關外的滿洲(東三省)、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

此旗只有代表漢人居住的18個行省,反映了武昌起義具有民族主義革命的侷限性。遭到了很多代表的反對,最後形成了以五色旗為國旗、鐵血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旗為海軍旗的折衷方案,但爭議實在太多,最後還是擱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與鐵血十八星旗

1912年5月,臨時參議院在北京提出“國旗統一案”。一致通過以五色旗為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而在審議鐵血旗為陸軍旗時,多數東三省籍的參議員表示“絕對不承認”。他們認為:鐵血旗的十八星如指關內十八省,全然不能代表整個中國。

但因為武昌起義所具備的重要意義,最後對十八星旗進行了一些改動,在原鐵血旗中心增加一同樣之星的十九星旗交付表決,多數議員投票贊成,以十九星旗為陸軍旗的議案得以通過。鐵血旗作為陸軍旗使用了十多年,1928年12月17日,北伐戰爭勝利以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全面廢除鐵血旗,它與五色旗同時被青天白日旗所取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與鐵血十八星旗

武昌起義使用的十八星旗現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另外,在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中作為背景圖案出現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