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那種穿著睡衣、卷著頭髮、踩著拖鞋買早餐的景象似乎已經要成為文化遺產。取而代之的都是忙碌的早晨,忙碌的上班族和他們忙碌的快餐文化。可是,當你有一天驀然回首,再想遍尋那舊時候的味道時,卻發現他們已經被時代卷攜著快要消失殆盡了。小編也感同身受,於是盤點了這篇傳統早餐的聚集地,讓那些懷念過去時光的你們,也能與那舊日美味相遇在燈火闌珊處……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上海寧吃早餐要講派頭

沒個三四樣

早飯吃得一點米道啊麼~

油條、大餅、鹹漿、栥飯

咖喱牛肉湯、菜肉大餛飩、

薄脆燒餅、蔥油餅、油墩子

糖糕、糯米餃、麻球、栥飯糕

......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四大金剛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上海永遠的經典四大金剛有著早餐界最不可撼動的地位,將一塊燒至酥脆的大餅對摺,一根細細的油條夾在餅中間,餅皮脆脆的配上又韌又彈的油條,就是老上海人的早餐享受。無論鹹甜,再配上一碗豆腐花潤喉,一塊粢飯圖作為配菜,就是一頓最地道的老上海早餐。

油墩子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油墩子,是很多60後、70後、80後上海寧抹不去的美食記憶。以前多在弄堂口出沒,直到今天難尋蹤跡。

豆漿店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甜豆漿醇厚好喝,鹹豆漿裡有油條、榨菜、醬油,想要喝最地道的豆漿一樣要來這~

羌餅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現在羌餅已經不多見了,羌餅本是回族食品,厚厚發酵的麵餅非常鬆軟,餅中沒有餡,卻在餅的表面烙上一層芝麻,使餅吃起來更有幾分油香,但是羌餅水分少吃多了會口乾,要配上一碗鹹豆花才完美。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粢飯糕是金黃色的長方形炸米糕,經過油炸後,外層金黃、脆,內層白色粢飯糕軟糯可口,是上海寧的心頭好。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像是中式的甜甜圈一樣,呈V型,看著就很綿實,外面裹上一些糖,由內而外的甜,但現在的早餐攤上也很難見著它的身影了。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長條形的糯米餃,軟糯無比,外面還裹了一層糖粉,糯米控的最愛!和糖糕一樣,每天數量有限,不到中午就賣完了。

豆花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在遊客最多的田子坊,也算是為宣傳上海最傳統美食助一臂之力了,除了包腳步,也有排骨年糕、蔥油拌麵、這些傳統小吃,豆花有麻辣、酸辣、薑汁、抹茶紅豆、紅糖、芒果西米等多種口味。

上海阿姨包腳布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很小的攤頭,味道卻很地道,蛋很香,外皮軟軟的,包著香脆的油條,口感綿軟豐富,比山東的雜糧煎餅還要好吃呢。

老虎腳爪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顧名思義,六個角張開很像老虎的爪子,上海話就叫老虎腳爪,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和好的麵糰切好形狀放到烤箱裡20分鐘,就香噴噴地出爐了。吃起來外脆內軟,帶點甜味,是很多上海人的兒時記憶,老虎爪面質鬆軟,把它撕開泡在羊肉湯、牛肉湯裡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呢。

米飯餅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可謂是上海快要消失的美食了,老上海人在叫米飯餅的時候還習慣拉長音叫成“咪——飯餅”,而現在越來越少聽到這樣的叫法了。甜甜的米飯做成餅的形狀放在平底鍋上煎烤,一面燒到脆焦金黃,另一面白白嫩嫩的,甜中微帶一點酸,再加入酒釀後,味道獨特,夾上油條或者肉鬆、榨菜食用都非常好次。


只有這些早餐,才能叫醒真正的上海人!

糖心的薄脆燒餅,一定要趁著剛出爐熱烘烘的時候吃,裡面的糖漿還是流動的,味道老靈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