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悲剧六种(六):误入歧途难自新

本文作者为高校女教师,渴望拥有妖孽的外表和知性的灵魂。因听蒋勋老师的讲座而成为红楼票友,没事儿就给学生们开个讲座或者读书交流会,希望带动更多的人进入红楼世界。一如红楼深似海,从此痴迷梦中人。

女性悲剧六种(六):误入歧途难自新

作者

知性的妖孽

作者按

红学江湖大师云集,自近代以来,但凡称得上是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没有谁不对《红楼梦》说上两句的。撇开专门的红学家不谈,这些跨界的学者也是门派林立,蔡元培的索隐派和胡适的考证派也算是水火不容吧,当然文人之间的争论还是很有风度滴,不可能动不动就挥老拳。不过刘心武的秦学在百家讲坛上火了一把后,在民间圈粉无数,却惹恼了红学家,招来一顿围攻。于是出现了个怪现象,红学家围攻刘心武,网友围攻红学家。刘心武的讲座虽然有趣,但真正把我引入红学江湖的还是蒋勋老师,那位被林青霞当作安眠药的人。蒋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的确很吸引人,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蒋老师对美的理解和生命的感悟。如果说很多人讲红楼梦的美仅仅是为了混饭吃的话,蒋老师是真正活出了红楼美的那个人,他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红楼梦》的魅力所在。为了和更多的人分享这种美好的感觉,我在校内成立了一个读书兴趣小组,自称“情学八卦派”。有人研究《红楼梦》里的经济,有人探讨《红楼梦》的写作技巧,我只关注人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还有那冥冥之中短暂相识不可诉说的缘分。缘深缘浅,际遇不同,每一段真心相待都值得珍惜与怀念。希望借助“红楼梦研究”这一平台,与更多的红学爱好者相识相知,分享生命中的美好。

(以下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提起红楼女性,大家最耳熟能详的的就是金陵十二钗。再不然就是袭人、平儿、鸳鸯等首席大丫鬟。但是从六十四回“浪荡子情遗九龙佩”开始,一直到到六十九回“觉大限吞生金自逝”,整整用了六回写了两个四大家族之外贫寒人家的女子。对于增删批阅十年之久,寸字寸金的《红楼梦》来说,足见这两个人物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误入歧途难自新

悲剧类型之六:红楼二尤

女性悲剧六种(六):误入歧途难自新

红楼二尤的故事不仅为整部小说增添了悲剧色彩,也作为独立的故事被其他艺术形式不断演绎,说明这两个女性形象是何等地深入人心。尤二姐和尤三姐虽为姐妹,但是性格却截然相反,因此悲剧命运的形式有所不同。尤二姐性格柔顺,不喜抗争,所以能够温暖贾琏的心,却对付不了王熙凤的毒和秋桐的泼。就算胎儿没有被打掉,顺利生下来,像她这样有污点的女人也很难在贾府这样复杂的大家庭里愉快地生活。

女性悲剧六种(六):误入歧途难自新

贾母虽然接受了她的肉皮儿是个齐全的孩子,但是要求一年后再圆房,可见大家族是要讲很多规矩的。用王熙凤的原话说“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到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武艺。”想想这样的人际环境,哪里是尤二姐这种小门小户出身的女儿能应付得了的。

女性悲剧六种(六):误入歧途难自新

尤三姐的性格比姐姐刚烈许多,只愿意嫁给自己认准的人,她是一种宁为玉碎的生命形式。只因五年前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从此孤单思念。女人这种主动追求爱情的行为在当时的封建礼教是绝对不允许的。她看穿了贾珍和贾琏想玩弄她们姐妹俩的猥琐嘴脸后,采用了破罐子破摔的方式,用作者的话说“竟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他”。但是又有谁知道她放荡外表下的痴情。只可惜柳湘莲一味听信流言,没有仔细核实,待到“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时已经悔之晚矣。冷二郎遁入空门留给后世读者一片唏嘘。造成这一悲剧的幕后人物少不了贾珍和贾蓉这对人品低下的父子,因为他们玩弄女性损害了尤氏姐妹的名声,待到她们想重新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种类型的悲剧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一些女生年轻的时候缺乏社会经验,有的眼光短浅贪图物质,有的识人不准被欺骗感情,损害了自己的名声。当她们幡然醒悟想重新寻找自己的归宿的时候,幸运的还好,遇到能够不计前嫌包容的人。

女性悲剧六种(六):误入歧途难自新

更多不幸的是发现无论男性个体,还是整个社会舆论,都不能够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处女情结是隐藏在中国男性心底深处的心结。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新事物能够包容开放的人,也很难摆脱这个心结的束缚。尤其那些自身保守,自律性较强的男性在这方面的要求更高。虽然女权主义者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男性的普遍心理。这种双重标准的存在是至今中国女性无法摆脱的绳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